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因为太子觉得,东宫没有什么事情能瞒得过父皇的耳目,与其被父皇察觉出来,不如自己把人送来,洗脱干系。
太子对着李皇帝笑了笑:“儿臣自小跟着父皇,这些年父皇又手把手的教儿臣,儿臣都是看在眼里的。”
“父子血亲。”
李元正色道:“不管什么事情,儿臣当然站在父亲您这一边。”
说着,他指着这份文书,开口道:“父皇,这份文书…”
李云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继续说下去了,他看了看李元,开口说道:“不必解释这些。”
李皇帝默默说道:“这些年,为父已经想清楚了,一个人再如何厉害,也只能管住眼前事,管不住身后事,不必为了将来的事情烦恼。”
他示意太子坐下,等太子落座之后,李云才继续说道:“陶文渊怎么说,为父也不会听他的,但是你听不听…”
李云摇头道:“为父怕是管不到了。”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将来你坐了这个位置上之后,你想怎么做,就是下一朝的事情了,为父能交给你的,就只有八个字。”
太子低头道:“儿臣知道。”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李云点头:“就是这八个字,你只要牢记就行了。”
太子看着李云,笑着说道:“父皇神文圣武,胜过儿臣不知道多少,儿臣只盼望,父皇能够御极万年。”
李云摇了摇头:“你今年二十五岁了。”
“如果你做得好,再过十来年,为父就禅位给你。”
太子不假思索,跪在地上,低头道:“父皇万不能有这种念头。”
“朝廷的根本在父皇,不在儿臣,若真是禅位,恐怕国家不宁,百姓不安!”
李云摸了摸他的脑袋,淡淡的说道:“再过十几年,恐怕缉盗队的旧人都已经不在了,朝廷里的官员们,也都换了一两批,那个时候,谁来坐这个位置都是一样的。”
李皇帝笑着说道:“只盼到了那个时候,咱们一家人,依旧能够和睦相处。”
太子跪在地上,深深低头:“孩儿万不敢领受父皇的恩典,请父皇,熄了此等念头。”
他叩首道:“否则,孩儿便长跪不起。”
太子此时,已经不是当初十七八岁的太子,他亲自处理政事,都已经过去了好几年时间。
他心里清楚,假使十年,十几年后,自己的父亲当真要禅位给自己。
朝廷里的大臣们,恐怕也不太可能会同意,而且这个事情太敏感,到时候一个不好,可能会丢掉储君的位置也说不定。
当今的皇帝陛下…太强势。
以至于太子殿下,全然没有半点,与老父亲相争的念头。
“不早了。”
皇帝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伸手把他扶了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回去歇着罢,明日你还要去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生前身后名-->>(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