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百八十三章 寻常父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代代都是公爵。”

    “二件事,兵部右侍郎空缺,让你填了这个缺位。”

    说到这里,皇帝笑着说道:“新朝上下,以国公任六部侍郎的,大约只有你一个,可以说是委屈你了,你不要嫌小。”

    周昶连忙低头:“臣能有个职事,已经是陛下恩待了,在说,兵部侍郎对于臣来说,已经是高就,臣未必能做得来。”

    青州军这个“祖产”,周家已经很难再拿回去了,也就是说,如果周昶不入朝为官,那么后半生,就只能在家里赋闲,做个太平国公。

    他也就比李云年长了几岁而已,今年不过四十多岁,要是这个年纪就无所事事了,也未见得是什么好事情。

    而兵部侍郎,对他来说的确是个好工作。

    毕竟,早年河东军投降过来的李槲,在朝廷里当差快十年了,到如今,也不过是个兵部左侍郎而已,依旧没有做到兵部尚书,而且可以预见的是,赵成在一天,他都很难再往上爬。

    皇帝陛下笑着说道:“李槲在兵部快十年了,你过几天袭爵之后,可以去找找他,跟他请教请教,如何做好这个兵部侍郎。”

    “往后你在洛阳城里当官,咱们这些故人,见面也就容易多了,得了空,我请你吃酒。”

    高处不胜寒。

    十年帝位,如今的皇帝陛下,已经颇有些孤独寂寞的感觉了,以至于他见到周昶这种曾经的“对手”,都觉得倍加亲切。

    周昶也深深低头:“臣…不胜荣幸。”

    …………

    随着太子殿下出巡,朝廷的大兴土木计划启动,以及扬国公周昶入朝,章武十年的上半年,显得有些忙碌。

    不过,这毕竟是新十年的开端,忙一些也是正常的,李皇帝甚至常常会去工坊,会去农事院看一看,看看有没有什么新奇的东西出现,方便自己进行下一步规划。

    就这样,半年时间很快过去,到了六月份,江东的新政已经初步铺开,纺织业开始明显兴旺起来,而市舶税务司衙门,也组建起了雏形,新朝的海运,也在逐步向外开拓。

    与此同时,幽燕的战事告一段落,契丹人彻底投降,孟青所部占据榆关,正在有条不紊的修建关隘,而关隘以外的大片土地,被李云安排给了早早归顺新朝,或者说早早跟刘博“沟通”的兀古部。

    将来刘博的两个儿子,就会被送到兀古部,作为兀古部的首领,也会成为契丹汗之一。

    此时,朝廷已经派了英国公刘博,正在持圣旨前往关外的路上,准备敕封耶律亿为契丹汗。

    当然了,不会只敕封这么一个契丹汗,兀古部,室韦部的契丹首领,都会被李云封汗,这样辽东至少会有三个契丹汗。

    只要他们不团结,将来皇帝陛下想要收拾他们的时候,自然就是手拿把掐了,至于为什么不直接统领

第九百八十三章 寻常父子-->>(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