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民返回金城。
    先后迁回金城的边民有三千余人,马援安排他们返回原来居住的县邑。
    同时,马援上奏朝廷,为这些县邑派遣县长、官吏,修缮城郭,建起小城堡,开挖沟渠,鼓励耕作、放牧。
    此后,金城的百姓安居乐业。马援又采用和亲政策让塞外的羌人部落归降。
    之后,马援还上疏朝廷,恢复了氐人的侯、王、君长各种封号,并由朝廷赐给印绶。
    建武十三年,武都郡参狼羌部落与塞外羌人部落叛乱,马援率军四千前往镇压。
    马援军占据有利地形,夺取羌人的水草地,采用困而不战的方法击败羌人,迫使羌人数十万户出逃塞外。
    羌人部落投降马援者有一万余人,于是陇西恢复了平静。
    马援在治理陇西期间广施恩信,善待属下,按能力任命官吏,自己就只总揽大局。
    马援将琐碎的行政事务安排给各级官员管理、处置,自己只管豪族大姓侵犯小民,奸猾的官吏徇私枉法之事。
    在马援任太守期间,当地被治理得局势安定,没有出现羌人反叛的事情。
    马援在担任陇西太守六年后,被皇帝召回京师,拜为虎贲中郎将。
    当初,马援任陇西太守时,曾谏言皇帝重新铸造五铢钱。此事因三府认为不宜施行便被搁置。
    马援回京任职后,针对奏章上十余条疑问逐一解释,再次上书阐述理由。
    终于在建武十六年,刘秀采纳马援的建议,下诏重新铸造五铢钱,新钱得以流通,百姓都从这一措施的施行中获益。
    起初,卷县人维汜自称神仙,有弟子数百人,都因此而获罪被杀。
    后来,维汜的弟子李广又聚集党徒,于建武十七年,攻下晥城,杀死晥侯刘闵,自称南岳大师。
    皇帝派遣谒者张宗率军数千人前往讨伐,被李广打败。
    九月,皇帝派马援攻打李广获胜,斩杀李广及其党徒。
    交阯郡女子征侧与妹妹征贰于建武十六年造反,攻打郡城。
    九真郡、日南郡、合浦郡的蛮夷起兵响应,占领了六十五座城池,征侧自立为王。
    朝廷便命令长沙、合浦、交阯等郡做好备战工作。
    建武十七年,刘秀拜马援为伏波将军,任命扶乐侯刘隆为副将,并总督楼船将军段志的水师一并南下平定叛乱。
    后因段志病逝,马援又直接统领段志的水师。
    之后,大军沿着南海前进,于第二年春到达浪泊上游;
    与叛军接战,大败叛军,斩首数千人,投降者万余人。
    马援追击征侧至禁溪,多次大败征侧,叛军分散逃走。
    建武十九年正月,马援诛杀征侧、征贰,将首级传送至洛阳;
    因功受封新息侯,赐食邑三千户。
    之后,马援率军继续征剿征侧余党都羊等人,斩杀擒获五千余叛军。
    至此,二征叛乱完全平定。
    二征叛乱平定后,马援上奏朝廷,因西于县。
    “马援进军沿途经过的每个郡县,都为当地修建城郭,挖掘灌溉水渠,做了许多有益于当地民众的事情。”
    “因当地越人法律与汉朝法律有十余处相冲突,马援又逐条向朝廷上奏说明。”
    “马援还向当地越人解释法律,加以约束。”
    “从此以后,南岭骆越人按照马援说明的法律治理当地。”
    “刘秀因马援平叛有功,赐给马援兵车一乘,朝见时的地位仅次于九卿。”
    “马援征讨交阯得胜后回军,于建武二十年九月抵达京师。”
    “一个月后,匈奴、乌桓侵犯扶风。”
    “马援以三辅受到袭扰、先帝陵园受到威胁之由,奏请皇帝出兵,刘秀准奏。”
    “同年十二月,马援便又率军出征。”
    “但因乌桓军惧怕马援,见到马援后随即撤兵,此战马援无功而返。”
    “建武二十四年,武威将军刘尚攻打武陵郡五溪蛮夷,全军覆没。”
    “时年六十二岁的马援请命出征。刘秀因怜惜马援年老,没有准奏。”
    “但马援再次上奏请战,并在刘秀面前展示自己老当益壮。”
    “于是,刘秀批准马援带军征伐五溪蛮夷。”
    “第二年春,汉军进抵临湘,正好碰上五溪蛮夷攻打县城。”
    “马
第534章 南征交趾马援-->>(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