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92章 梅花仙王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代影子。

    他也写出如此之多写梅花作品,每首作品都是上乘之作,而且都能够体现出诗人的品格、人格、抱负。

    “延祐二年,王冕参加进士科举考试,试而不中。”

    “王冕虽然熟习经史、博览群书,但考试不中,颇为愤慨。”

    “把备试所作的文章都烧毁了,不再走考试求进的道路。”

    “他家里贫穷,生活清苦,甚至衣露两肘,足趾践地,但他并不屑做州府小官。”

    “他的朋友著作郎李光地和同乡名儒王艮,都曾劝他出就吏职,他都拒绝了。”

    “新任绍兴理官的申屠駉受王艮推荐,带着书贴、冠服亲自登门聘请王冕担任府学教学。”

    “王冕接受所聘,在绍兴府学教授诸生,先后一年多。”

    “在绍兴时,王冕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他有时教书,没有书教就读书、画画,以卖画维持他和家人的生活。”

    “由于他的画很有名气,请他作画的人不少。”

    “他按用来作画的丝帛长短,作为计酬依据,获得一些收入。”

    “浙江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王冕喜欢利用空闲时间到浙江南部的名山胜地游历。”

    “犹爱观赏山林深处的竹林,写了一些咏竹自喻的诗,抒发高洁情怀。”

    “至顺元年他写了一首《柯博士画竹》,称赞画家柯九思画竹技术的高超,柯九思也对王冕多加欣赏。”

    “他在这段时期,还去寻访一些名士,交流诗画创作成果。”

    “但是,在元朝的民族歧视政策下,浙江作为划为第四等人的主要地区之一,苦难也尤为深重。”

    “王冕利用外出机会和平时居于农村的条件,经常把目光投向底层人民。”

    “观察江南人民的种种苦况,创作了不少反映农村和农民穷困悲惨遭遇的诗篇。”

    “至元元年,王冕的儿子出生,取名王周,字师文。”

    “王冕感到生活的圈子比较狭小,因为卖画也获得了一些积蓄,决定外出游历。”

    “至元二年,王冕雇下船只去吴楚之地游历,写下《钱塘纪行》等诗篇,抒发吊古伤今的情怀。”

    “由于他的画名早已为人所闻,请他作画的人络绎不绝。”

    “漫游期间王冕创作了不少具有高洁品格和潇洒神韵的梅花画,也因此获得一些旅游资费。”

    “这次漫游经历,使他得以多方面接触社会实际,扩大了眼界,丰富了创作素材。”

    王阳明:因为一首诗,记住一个人,人与梅花一样清。

    王冕出身农家,幼时家贫。

    年轻时一度热衷功名,屡应举不中,遂绝意仕途,浪迹江湖。

    王冕曾买舟下东吴,千里远游,历览名山,开拓了视野和胸怀。

    在京城时,秘书卿泰不华曾荐其官职,辞谢南归,隐居于家乡九里山。

    王冕一生清贫,靠卖画为生。

    王冕工诗善画,尤以墨梅知名。

    画梅继承宋代仲仁和尚和扬无咎的传统,并有新的创造。

    其性格孤傲,鄙视权贵,诗作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

    王冕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攻画梅。

    所画梅花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亦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

    他还兼擅竹石,长于篆刻,有《梅谱》传世,为早期画梅理论著述。

    不知道多少人痴迷着梅花,不知道历朝历代有多少丹青圣手描摹过它,也不知道多少诗坛名家吟咏过它。

    能把诗情和画意完美糅合,把梅花的精气神和自己的人生完美糅合。

    仅凭一首诗、一幅画便能出类拔萃,提到梅花就会使我们想起的人,便是王冕。

    在元朝,统治者将各族人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

    由于处于社会底层,再加上家境贫寒,少年时的王冕正如梅花待绽的初蕾,生来就要面对风雪的考验。

    天资聪颖的王冕确实也做到了凌霜傲雪。

    他有神童之誉,还好学不倦。

    王冕幼时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刻苦读书。

    青年时,他立下澄清天下之志,想走科举之路。

    奈何时局动荡,民族歧视严重,汉人和南人入仕受到限制。

    屡试不第的他,满怀愤郁,索性烧毁所有文章,立志永绝仕途。

    他买舟下东吴,过大江,进入淮、楚等地,游遍名山大川,浪迹江湖。

    他结交奇才侠客,买酒畅饮,慷慨悲吟,被人斥为狂奴。

    他的诗名、画名、才名不同凡响,声名鹊起。

    求画者蜂拥而至,他泼墨挥毫,干花万蕊,俄顷即成。

    他本就蔑视权贵,鄙薄俗流。

    多年的游历和亲身遭遇,让他的视野和胸襟更加开阔。

    他对社会现实的残酷和统治阶级的腐朽也认识得愈加深刻。

    他几次拒绝为官,带家人回到会稽山。

    他画梅不加色彩,还效仿先贤王羲之在自家池中清洗砚台。

    晚年的王冕仍以卖画为生,此时他也确实如同一株饱经风雪但潇洒挺立的老梅树,淡泊名利、秉持操守。

    除了画梅、写梅,他也写过民间疾苦、朝廷苛政。

    隐居之时,每当风和日丽的日子,他就操觚赋诗,写个不停。

    当然,他写得最多的、画得最多的还是梅。

    元朝是文人画的兴盛时代,汉人才子仕途断绝,他们拒绝和腐朽的元朝统治者合作。

    政治道路阻塞、生活困窘,反而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

第492章 梅花仙王冕-->>(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