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啊。
潘工把事情解释了一番,总工听完,一拍他的肩膀:“不,还是你来牵头,就按照高委员的安排来办,我给你打下手。”
高委员是个厚道人啊,挺替人着想的。
科技奖项可以有三个主要完成人的,带头人的虚名,不要也罢,稳妥为先。
“真的?”
“真的!没事儿,那边的你该挂的继续挂着,工作上有什么顾不过来的向院里提,总之不能耽误课题的进度。”总工一槌定音。
——
“这一部分的账目怎么记?金额有些大了,而且如果溯源的话,有些敏感。”白熊某贸易部门,一名毛熊看着那部分新增的数字,头疼不已。
更关键的是,这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一笔长久的生意,他担心总有出问题的一天。这些看不见的额度,会像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长久的悬在他们的头上。
“这件事情你不用管,会有专业的人员将账目处理好的,你的任务,就是做好进销存的工作。”另外一名毛熊满脸的兴奋,什么账目?浩如烟海的数字,核查人员哪儿有这个闲心一一核对,再说了,就算核对,他也有信心将这一切掩盖得天衣无缝。
不是没人能看出问题来,而是有能力看出来的人,都站在自己这边,或者根本进不了这个大门。
“那卢比扬卡的人呢?”这才是他最怕的。
“卢比扬卡?他们看不懂。而且卢比扬卡1号楼和2号楼的人从来都不对付,1号楼的人手伸不到这里来的。”
相比1号楼,2号楼在外面不太出名,但是在他们内部,其实是一股和1号楼能分庭抗礼的力量,最妙的是,1号楼和2号楼天生就不对付。
这种不对付和主官的意志、性格、交际没什么关系,而是天生注定就有的。
“可是……”
“没有可是。我的达瓦里氏,别忘了,我们能弄到汽车,性能强大的、特殊的、豪华的、安全的汽车……”这很微妙,也很重要,有着意想不到的用处。
一直在担忧的这人抬头看了看头上的天花板,仿佛放下了心:“我明白了。”
而差不多同时,东北某地,我们的一群同志一边看着眼前的一大堆资料,一边抱怨。
“这特么也太多了,他们难道就不会用电子文档存储么?”
“别扯淡了,纸质文件才是最可靠的!”
“道理我都懂,可是这堆资料为什么这么大?”
“少说怪话,该看的看,该搬的搬,该入库的入库。”
抱怨归抱怨,但那其实都是小问题,同志们的抱怨更多是一种对对方的调侃,和一些隐隐约约的自豪。
而不少同志更关心的是另外一件事情。
——到底高总工看着几张模糊的图片和一些不是很可靠的数据做出来的推测,猜中了多少,才能让对方放弃保密的想法。
“买定离手买定离手了啊,我们看看到底对了多少。”一位同志很是兴奋,虽然这种推测不是他们亲自做的,但是也是自己的同志搞的嘛,很有一点与有荣焉的感觉。
他们拿出一份文件,正是当时高振东对对方的新式飞机做出的推测。
而另外一些同志,则翻开了资料目录,在上面寻找他们感兴趣的东西。
“速度……对了……”
“高度……对了……”
“材料、结构,对了!”
“气动布局,对了!”
“大致的包线,对了!”
“优势区域,对了!”
“……”
同志们的话越来越快,越来越兴奋!
全中!
同志们拿着高振东的“推测”成果,兴奋之余也不由得面面相觑。
太恐怖了!
就手上那么一点资料,他居然能将对方的所有大体设计和相关参数看得透透的,一点儿不差。
这让同志们都有一点遍体生寒的感觉,难怪对方没有一丝挣扎的想法,换成是自己,也是一样。
都被看了个精光,还保个屁的密!爱咋咋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