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55章 超额完成任务(4k,还要写一章番外,今天能发的就这4k)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一路绿灯的潘工几个人就坐在了高振东的办公室里。

    “你们自己泡茶喝啊,我就不招呼你们了。”高振东顺手指了指旁边的暖水瓶和茶叶罐子,也不和同志们客气了,都是老熟人,不讲究那个。

    潘工他们乐呵呵的自己倒茶,高委员这里的茶叶就没有差的,对于好茶之人来说,足以让人念念不忘。

    “结晶度52%……好!同志们在工艺落地上很有水平!”

    对于聚丙烯腈原丝来说,结晶度不能低于45%,低于这个值,最终得到的碳纤维抗拉强度就会很难看。碳纤维提高抗拉强度的主要措施之一,就是PAN纤维细晶化。

    高振东本来想着能踩着门槛就算是合格,没想到应化部的同志们这么有实力,硬生生拔高了一大截。

    “要是没有这个水平,可就愧对您那么详细的指导了。”潘工一边往杯子里倒茶叶,一边谦虚。

    的确是有些谦虚,毕竟指导归指导,那已经涉及到了几十年后的技术,还真不见得是现在的环境能全部搞得定的,在这上面,领先一步是天才,领先两步是疯子这句话是一点都不假。

    “取向度92%……嗯,很好,很好……”

    “本来还能高一些的,但是一来代价有些大,二来您当时也叮嘱过,不能超95%。”潘工的语气里仿佛还有一丝遗憾,没能发挥出同志们的全部实力。

    高振东笑了起来:“这个可不是越高越好,当然也不能低。低于90%致密性差最终碳纤维的抗拉强度差,但是高于95%,在后续工序中容易出现毛丝和断丝。”

    对于高振东是怎么推断出这些数据对应的情况变化和性能指标的,同志们一直都想不通,毕竟这里面有些东西真的很难靠“推”。

    但是不论他们怎么个想不通,实际上一系列的试验和研究下来,最终结果和高委员说的基本上都相去不远。

    不服不行,虽然这事儿看起来挺玄乎,但是结果就是硬道理。

    想到这里,潘工他们就不得不佩服。

    “高委员,您还别说,您提出来的这个干湿法纺丝,还顺便解决我们搞化纤的同志们的大问题!”提起这个,同志们的佩服之情就更是有如滔滔江水。

    聚丙烯腈纤维作为严格意义上的化纤的一种,应化部和纺织工业部门的同志自然是调集了化纤领域的精兵强将,投入到聚丙烯腈原丝工艺里面来。

    这一来,可就捡了个大便宜。

    “啊?还有这个意外收获?”高振东倒是不意外,几十年总结下来的工艺,总有一些普适性的。

    “对。有两位在研究高性能纤维的同志也参加了我们的工作,他们发现,用干湿法纺出来的丝,相比直接湿法纺丝,在纤维表面杜绝了沟槽缺陷的产生,纤维表面圆滑无比……”

    圆滑这个词用到人身上可能是毁誉参半,但是用在这里可就是妥妥的夸奖。

    高振东笑了起来:“这很正常,湿法纺丝,原液挤出之后直接就进入了凝固成型阶段,因为喷头缺陷导致的沟槽根本来不及修复。干湿法在这一点上就好很多,原液挤出之后在空气中经过挤出膨大之后再拉伸变细进入凝固浴,自然就把表面的沟槽给挤没了。”

    同志们听得一阵咋舌,道理听起来很简单,但是这种无处不在的小细节小窍门,却无意中能触类旁通,解决同志们各自的具体问题。

    这种以重大工程为车头,带着一堆相关领域同步前进的状态,是科研里面最为理想的,人们之所以喜欢搞大工程大项目,并非全是因为好大喜功,而是大工程大课题做得好的话,就是有这样的效果。

    实际上,刚才潘工举的只是其中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类似的情况不在少数,不说别的,仅仅是那套包含了多级凝固一直到多次牵伸水洗致密化热定型的工艺,对其他化纤的研究和生产就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高振东没有在这件事情上多说,这在他看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他最关心的,还是PAN纤维本身的质量。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