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49章 他们应该有话说(4k)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倒是没有很难的地方。”

    说得轻巧,像根灯草……

    同志们对高振东这话有点不太认可,不过转念一想,好像对他来说真的很轻巧?

    高振东没有多耽搁,直接拿出一篇自己找到的论文,递给军光所的同志:“关于这个头盔瞄准具的实现,我这里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想法,你们可以作为参考。”

    军光所的同志接过来仔细看了看,才发现刚才高振东说的话好像并不是假话,是真的很简单的样子。

    简单来说,就是三角定位的原理,只是这里的三角定位的参与者,从导航三角定位的无线电天线,变成了光电元件。

    窗户纸一捅破,同志们就发现这东西是真的很简单,唯一麻烦的地方,可能就是要先想得到走这条路。

    但越是如此,他们对高振东的佩服就越深,大巧不工举重若轻,莫过如此了。

    至于高总工说的能供参考这话,听听就好,这已经不只是参考,而是照抄就行,至少整个原理,是彻底走通了的,不需要再去多考虑什么。

    “大概多久能实现?”空军的同志这句话问得很有技巧,不问能不能实现,而是问多久。

    “很快,能赶得上新飞机,而且这套系统具有高度的独立性,搞好了甚至能用到老飞机上,不需要对老飞机的已有系统进行太多的改进,对于飞行员来说,就是换个头盔的事情。”

    其实军光所的同志本来想说往头盔上固定一根管子的事情,但可能是考虑到那样也太不正经了,于是换了一个显得略为正式的说法。

    空军和空装局的同志对视一眼,眼里满是兴奋的神色。

    对于老飞机来说,等到这个装备成型,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近距格斗战力倍增器!而且还不需要对老装备进行太多的改动,这种好事简直是打灯笼都难找。

    “太好了!高总工,非常感谢您一直在关心和致力于空军装备的发展。”空装局的同志虽然知道这句话对高振东说起来,都还略显苍白,对方对空军装备的助力,很难用语言来概括和致谢。

    但是没办法,再苍白,这话还得说。

    高振东笑道:“只要能用得上就行。不过今天麻烦军光所的同志跑这一趟,其实不止这一点事情,要不然我通过防工委也就转发了。其实还有一点别的。”

    其余三方的同志听了高振东这话,交换了一下眼神。

    还能有收获?

    头盔瞄准具也就十分钟不到就解决问题,对于同志们来说多少有些不过瘾,事情不算小,但是在高总工这里却显得很简单。组织人员专门来这一趟,多多少少有些小题大做的错觉。

    不过同志们都知道这是错觉,之所以这么短时间就解决问题,根子还是在于高总工的基础打得好,甚至都不需要太多的交代和解释。

    但是高振东刚才那句话一说出来,同志们连这点错觉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惊喜。

    “高总工,您还有什么事情要嘱咐我们?”本来想说“交待给我们”,但是这个词听起来怪怪的,“据XXX交代”这话听着别扭,于是改了口。

    “也不是嘱咐了,就是想着再丰富一下战斗机座舱里的信息展示手段。”高振东笑道。

    “信息展示手段?”

    “对,同志们有没有觉得,随着战斗机上的设备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丰富和强大,原有的信息展示手段已经有一点跟不上趟?”高振东道。

    这话对军光所和空装局的同志来说,感受不深,因为他们不是飞行员,很多东西并没有真切的感受,但是对于空军一线下来的这两位同志来说,却犹如醍醐灌顶。

    “跟不上……跟不上……对!高总工你这么一说,我们是真的有这个感觉!在飞行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信息越来越多,更别说空战,那就更多!我们随时需要关注十个乃至数十个仪表,而且这些仪表还分布在整个座舱前方面板的不同位置,

第1449章 他们应该有话说(4k)-->>(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