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队长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他已经习惯了。
他一边走,一边看着已经成活的树苗上挂的标牌,有些标牌已经被大风吹走,不过有一些还在,能让他辨认出具体的种植日期。
终于,他停下脚步,嗯,就是这里了,再往前的,已经不用检测,那些树苗已经确定能吸到沙漠深层的那一点点水分,彻底成活,而且成活率很高。
他打开自己的挎包,从里面拿出一套设备来,设备后面是一个带有显示屏和按钮的铝合金盒子,然后用一根电线接到另外一个黑色塑料盒子上。
队长又拿出一把像是针一样的东西,利用这些针前后的螺纹,一根一根的连接起来,最后形成两根长针,然后把这两根长针平行着拧到了那个黑塑料盒上。
他轻轻一用力,将这两根长针插入了一颗树苗旁的沙里,然后等待了一会儿,在铝合金盒子上按了几下按钮。
一分钟之后,铝合金盒子滴的一声响,一个绿色LED灯亮了起来。
“出数据了!”队长在铝合金盒子上按下存储键,将此次测量的时间和数据存进了这台便携土壤水分传感器中。
然后他拿出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认真的在纸上把数据也记了下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虽然有了先进设备,但是他总觉得这样更加保险一些。
记录完之后,他核对了一下数据,面露喜色。
“嗯,水分还很足,在这个天气下居然还能保住浅层水分,这些搞科学的同志,真的是太厉害了!”
虽然按照规定是要挖一定的深度,但是这个深度严格说来依然算是浅层,正常情况下,在沙漠如此高的蒸发之下是留不住多少水的。
这就是他刚才和同志们说的“高科技”手段了,就是靠这种手段,这些树苗的成活率才能有这么高。
他收拾好东西,开始往回走,每走一段,就重复一次刚才的操作,一直向着同志们的作业区走去。
这些数据他们是不太需要的,但是听说搞研究的同志们很需要。
而就在队长往回测数据的同时,同志们正在种树,只是这种种树,和一般人想象的大有不同。
他们挖好沙坑之后,先是打开从拖拉机上带来的铁皮桶,从里面弄出一些白色的有些像沙子的东西放进坑里,然后把树苗插进这些“白沙”里,然后再盖上一层沙,再浇上一点水,然后将沙子回填到规定的高度。
这些“白沙”,他们用得很小心,生怕浪费一点,与之对应的,他们浇的水,比起以往在沙漠种树时,要少得多。
等到他追上已经又向前推进了一段的同志们,已经是差不多中午了,沙漠的太阳在春天依然是那么的毒辣,同志们已经依托拖拉机,拉开了一张篷布,躲在篷布下面休息。
中午是没法干活的,同志们要休息到下午,才能在太阳落山气温骤降之前,再干一阵。
看见队长回来,一名队员走上前去把他的包接过来,相比就地作业的同志,队长这一趟要累得多,而且这套便携监测设备的份量不轻,主要是电池很重。
“队长,情况怎么样?”
对于他们此前的劳动成果,他们同样很是关心。
“情况很好,就像来培训的林业技术员同志说的那样,水分流失很慢,能为树苗提供充足的水分,直到树苗真正的扎根到含水层里。”
沙漠也是有含水层的,虽然很深,含水量也不高,但是依然能为那些坚强的胡杨、梭梭等植物提供足够的水分。
“真的?太好了!”这种情况已经不是第一天听说,毕竟这种高科技种树法推广也有一段时间了,但是能每天都听到这个好消息,一直稳定,还是让队员们很高兴。
“你们注意啊,这些‘干水’,一定不能浪费、不能丢失,别看看起来像沙,每一桶干水,实际上和一桶水的含水量是差不多的。”
在沙漠里水有多宝贵,没有人不知道
第1448章 高科技种树(4k)-->>(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