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虞富贵,便是隐退后想要周游天下寻找茶种也足够了。”
    李基一个个大饼砸下来,贾诩的神色没有丝毫变化,仅仅问了一句。
    “功绩从何而来?”
    这是一个赤裸裸的问题。
    随着朝廷渐渐完善了起来,自然不能再跟以前的草台班子那般随意升迁安排。
    李基手中折扇点了点棋盘上西侧那一堆黑子,道。
    “这一堆,我的……”
    “而那一堆,我打算交由别人解决。”
    这一言,令瞬间明白了过来的贾诩微微发怔。
    这两堆黑子,无疑分别代表着魏国与赵国。
    李基这显然这是准备将平定曹魏的功劳尽数推出去?
    “平定天下的美名,子坤竟不要?”贾诩大为意外。
    纵使换做是贾诩,捂心自问也难以拒绝这等流芳百世的美名。
    “于我而言,早已是进无可进,纵使再立下什么大功,一时大王最多也就是举宴之时多分我几杯桃花酿罢了……”
    顿了顿,李基的语气有些悠悠地开口说着。
    “可对于文和而言,对于许多需要功绩的年轻文臣武将而言,更需要大量功勋在朝廷立足。”
    如今刘备麾下的文武太过于年轻了,便是李基也才三十出头,更别说诸葛亮、司马懿、庞统这等了。
    待天下一定,也就代表着短时间再难有迅速登上高位的机会。
    如此一来,不免许多俊杰或有治世之才,也得慢慢熬资历。
    以着李基的一片公心而论,自然不希望大汉一统后的复兴脚步因此放缓。
    因而,大局已定之后的曹魏大军无疑就是一个个行走的功绩,足以让大量俊杰积累足够的功勋在朝廷中彻底站稳脚跟。
    贾诩并未被这个消息冲昏头脑,而是询问道。“曹魏纵使是现在,怕也还有三十万左右的兵力,子坤就不怕崩了牙?”
    李基闻言,轻声问道。“倘若吕布自顾不暇,败亡在即,曹操会如何?”
    “若当真如此……”
    贾诩吐出了一句话。“唯有速速撤离官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