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也不再犹豫,挥毫写出了军令盖上印信,令徐庶速速安排扬州水军在周瑜要求的十月初将粮草送往东朝津与孙策汇合。
    随即,刘备下意识地询问起豫州方面关于李基的最新战报。
    “暂未有消息。”徐庶答道。
    “未有消息便是最好的消息。”
    对此,刘备却是没有丝毫的担心。
    在刘备心中,李基向来都是算无遗策,既然没有什么坏消息传来,那便说明战局走向俱在李基的预料之中。
    且李基率领大军在濄水补充了粮草后,便是一路急行军深入敌后直奔颖水而去,自然不可避免会短暂与外界断了联系。
    “不过依照时间估算,子坤应该也快要抵达颖水汇合了才对。”
    “元直将近来的一些重要文书都整理一下,通过水军也跟着发往颖水,子坤闲暇之时说不准会有查阅之需。”
    刘备习惯地补充了一句。
    “遵命,主公。”
    徐庶答了一句,便躬身地退下去进行整理了。
    何为重要文书,那自然是关乎刘备治下方方面面的重要调动以及各方诸侯最新的变化。
    尽管在徐庶的协助下,刘备自觉处理得也无有什么问题,但还是下意识地将这些东西往李基那边也送一份。
    倒也不是怀疑或担心出了什么问题,纯粹便是刘备觉得李基翻阅核查过一遍,总会觉得便格外有底气,有种更加安稳的感觉。
    而也正如刘备所预估的一般,李基率领着大军一路从濄水开始急行军,耗费了接近八日的时间,终于是顺利抵达了颖水项县段。
    看似孤军深入的风险极大,实则整个豫州既无足够兵力与李基麾下大军抗衡,且豫州地利尽数被李基了然于胸,绝无迷路徒耗时间的可能。
    天时,亦尽在李基的观察之内。
    天时地利人和,俱被李基所占,又何来的风险?
    且不管李基抵达距离汝阳仅有百里左右的颖水项县段,会让袁术如何的慌乱惊恐,李基则是不急不缓地在颖水岸边安营扎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