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难题。”
“李芳,简历里提到对‘网络交流’感兴趣,可以重点考察她对在线聊天功能的想法。”
“王涛,在学校参加过编程比赛,名次不错,有潜力,可以给个面试机会,看看实际动手能力。”
“赵强,工作经验三年,但都是在维护旧系统,思维可能固化,问问他对新兴互联网技术的看法,看是否愿意学习新东西。”
他的批注很具体,直指核心。
写完意见,他会再把这份带有他笔迹的传真,传回给朱因。
朱因收到传回来的简历,看着上面陈浩清晰有力的字迹,仿佛他就在身边指导。
她按照他的建议,开始电话联系,或者安排初步面试。
几天后的一个深夜。
杭州的临时办公室里,灯还亮着。
朱因送走最后一位前来面试的年轻人,疲惫地坐倒在椅子上。
桌上是散乱的简历和记录,旁边放着早已凉透的盒饭。
她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拿起那部特制的手机,拨通了陈浩的号码。
电话响了好几声才被接起。
“阿朱?”陈浩的声音带着一丝刚被吵醒的沙哑,但很快清晰起来,“这么晚了,还没休息?”
“浩哥,吵醒你了?”朱因有些歉意。
“没事,我也刚看剧本看到睡着。
怎么样,今天顺利吗?”陈浩的声音温和。
“嗯……”朱因深吸一口气,开始汇报,“公司注册的材料基本准备齐了,明天就能递交上去。
办公场地也定了,简单打扫一下,过两天就能搬进去。
就是招人……面试了几个,感觉有点摸不准。
有的技术好像不错,但说起互联网的未来,一脸茫然;有的挺有热情,但基础又差了点……”
她的声音里带着明显的疲惫和一点点挫败感。
独自在陌生城市开拓,千头万绪,压力确实很大。
陈浩在电话那头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她。
等她说完,他才开口,声音透过电流传来,异常的沉稳和有力:“阿朱,你已经做得非常好了。
短短几天,能把事情推进到这个程度,换做别
第1632章 一定尽快把核心团队搭起来-->>(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