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3章 移民之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就罢了,朝廷可以集中派遣官吏安置,迁徙的百姓也能互相帮助,如此,可以将迁徙所造成的人员伤病甚至死在道中的几率降到最低。

    一旦迁徙的规模减少,若要维持朝廷对于迁徙的助力,那么毫无疑问会增加国库的负担,且其中能让官吏上下其手的机会太多了。可若是朝廷不管,贫民又很难靠着自己抵达偏远的目的地。

    而按照贾诩的想法,多招青壮,那么沿途官府所需要提供的助力就会变得极小。

    不过,在说完对此事的处理意见后,贾诩继续说道:“然移民实边之法,当为国之大计。吾观自陛下先免除口赋,后改革税制征收户税以来,民间百姓因为不必担忧孩童口赋,待到十数年后,内地郡国丁男数量必定更多,届时郡国之地亦有耕地不足之忧,那时移民实边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策。”

    “我这段时日来思及此事,想到一策……我大汉十里一亭,设亭长。当使各县将有意前往边地之贫民定期聚集,一同出发,由县中开具传凭,沿途吃住可由亭中供应。”

    荀彧思索着贾诩的话,按照贾诩的预想,只需要动用亭长这一级别的小吏,自然也缺乏统一调度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的确更适合青壮作为这种移民法的主体。

    而且最关键的是,这种办法——省钱。

    荀彧补充道:“妙啊!便是将来想要扩大移民的规模,也可投入亭中。待到亭中处理移民事宜久了,便不是定制也是定制了。”

    贾诩但笑不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