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军械、粮草和物资,如能拿下,不但能大大削弱曹军的战斗力,同时还能逼迫曹军放弃好走的金牛道,改而去走那些难走的田间小道。
曹军丢失雒城,损失大量物资,又要走田间小道,不但行军速度慢,而且士卒的疲劳还会加倍。须知仅仅只是这换道之举,就能给左幕军争取至少三五天的时间,又成倍的消耗曹军的体力,这可都是毫无代价的收益。
田间小路容纳不了曹军大队人马,因此曹军势必要分兵行军,同时在多条田间小道上撤退。这样一来,又给了孙策所部的左幕军骑军偷袭骚扰的机会。
如此众多的收益,仅仅只是需要一些冒险。所谓慈不掌兵,刘封自不可能因为小小的风险而放弃如此之大的收益。
“另调吕蒙本部人马,外加孙策所部,共计六千余人,走金堂绕过成都,奔袭雒城。”
雒城守军不过数百曹军并两千教兵,只要能够偷袭入城,或是打开城门,拿下雒城根本不难。
吕蒙、全琮两部合兵共有四、五千人,防守雒城足矣,更何况还有孙策的三千余精骑在旁。孙策所部的骑军主要任务是骚扰、突袭、迟滞曹军东进,但必要时刻也是可以帮忙守城的。
至于其余诸军,自然是留在广都继续包围成都,给联军施加压力,尽量拖延曹军分兵东进的时间。
刘封计划已定,信使各传命令。
从广度走小道至牛鞞有百里之遥,但信使日夜兼程,只需要一两天的时间就能赶到。
次日上午,牛鞞县中的全琮就已经接到了命令。早有准备的全琮已经预先备下了大量的干粮、军械、马骡和独轮车,并在牛鞞、资中两个县邑中预定了八百民夫青壮。接到命令之后,全琮立刻按照预先准备的计划行事,整理车辆,装备物资,聚集民夫青壮。
次日一早,全琮就带领牛鞞县中全部兵马三千余,并八百民夫青壮,合计四千余人自牛鞞启程,往北而行。
以全琮的预计,三天时间即可穿越龙泉山脉,近抵金堂,然后再走一天,便能抵达雒城郊外。
至于吕蒙所部,会多等几天,等到全琮开始突袭雒城了之后再挥军北上。之所以有这样的安排,自然是因为广都的左幕军被联军牢牢监控,一旦分兵北上,势必会激起成都城内联军的惊疑。
广都前往雒城可是需要绕道的,且左幕军骑兵不如联军众多。
万一让曹昂,司马懿、黄权、曹仁等人看破了左幕军的目标是雒城,那很可能导致全琮乃至吕蒙、孙策等部遭遇曹军骑兵的突袭。
成都距离雒城不过六、七十里地,而且还有现成的金牛大道可走,骑兵一日即可走完。若是紧急情况之下,不惜马力或者有备用骑乘马的话,更是只需半日便可到达。
故此,吕蒙势必要静待时机才能出发,不能早早北上汇合全琮。
刘封这边安排妥当,全琮已经奉令出发时,曹昂都还没有收到东面的战报。
会有这样的结果,乃是因为左幕军有意的封锁。
王平攻打剑阁时,就趁夜色偷袭,同时将汉中军溃兵往东面驱赶,为的就是尽量封锁消息。而在王平的西面,贺齐也在严密封锁东面来人,并将有限的骑兵尽数撒在梓潼水东岸,捕杀剑阁方向向西逃跑的漏网之鱼,尽量迟滞消息西传的速度。
因此,直到王平与周泰、霍笃前后夹攻,成功夺回天雄关的捷报都送到刘封案头时,才有人逃出生天,从北面丘陵逃脱之后转向西南,这才成功抵达涪城报信。
之所以这么慢,一方面是左幕军的封锁捕杀起了不小的作用,另一方面则是汉中军对蜀中的地理环境的确不熟悉,以至于往北逃跑的溃兵整整迷路了七八天之久,才有人成功的走出了丘陵地区。
等到涪城的李整得到消息时,已经是剑阁之战后第九天了。
甫一听闻,李整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可接下来两天里,
第626章 噩耗频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