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示,就已经直接下令先锋进军。
这一命令正中史涣下怀,曹军先锋立刻行动了起来。
最前沿突出的曹军弓弩手开始散开,分散的要比先前还要开,而后面的曹军士卒则推出了盾车,躲在车后朝着左幕军先锋压了过来。
正如司马懿所猜到的那样,床弩上弦相当复杂费力,一般情况下最少需要二十个壮汉同时操作,其中十六人通过多组绞车和滑轮系统,将多人的力量集中于弓弦来完成绞车张弦这个步骤,然后又需要两名壮汉来安装铁翎箭,接着又需要数人来进行瞄准工作,最后再以大力士用大锤猛击扳机,使牙下缩,达到发射的效果。
这一套动作最快也需要五分钟的时间,而随着操作士卒气力的流失,时间还会越来越长。
这一点哪怕每一台床弩都配备了二十名士卒轮换上弦,轮流休息都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床弩的弹力十分巨大,弓弦的要求极高,因为单独的牛筋都不足以提供如此之强的弹力,必须要使用到复合材料。
即便如此,床弩的弓弦使用次数也相当有限,在保养极好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三十到五十次。但这个数字是累积数字,如果单场战斗连续使用的话,超过十次开始,弓弦就会因发热而变得松弛,从而大大降低射击威力和射程。
因此,床弩虽然威力极强,射程极远,但成本却是极高。
每台床弩需要二十人团队进行维护、操作、使用就不提了,弓弦还容易损坏,每一根弓弦的成本需要八千到一万五千钱,这些钱足以制作五到八副弓弩了。
况且这玩意不仅仅是弓弦费钱,箭矢也不便宜。
要知道这一支铁翎箭就足足十公斤,全部都是使用精铁锻造而成,这分量可是实打实的。简而化之来说的话,一支铁翎箭就相当于一件铁胴的材料消耗,两支铁翎箭就等于一套铁甲。
今天这么一通射击,等于打出去了近百套铁甲。要不是这些铁翎箭在战后可以回收使用,刘封就是再壕无人性也是不敢采用的。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刘封如今与曹昂决战才拿出来了几十台床弩。
这还真不是刘封不愿意多造,而是实在是有些使用不起。
不过床弩的成本虽然很高,可效果却相当拔群。
只是两轮齐射,原本认为左幕军既然着急邀战,必然会主动进攻而稳坐钓鱼台的曹军可就再也坐不住了,被迫变成了主动进攻方。
一里地的距离并不远,普通人只需要一两分钟就能跑完。可对于全副武装的甲士来说,却要走上整整五分钟。
甲士也可以选择小跑,但对体力的消耗却是相当大的,如无必要,军官是绝对不会这么选择的。
**
“顶盾——!”
随着一个军候的一声怒吼,曹军前排持甲步兵同时压低身形,包皮大盾重重砸入泥土,组成一道坚固城墙。
对面的左幕军同样如此,只是左幕军一方的盾牌更为精良牢固一些。
双方盾墙在相距三十步距离时突然加速。
“轰——!!!”
数百面大盾对撞的巨响震得人耳膜生疼。
盾面撞击的瞬间,木屑飞溅,牛皮凹陷,持盾的甲士虎口崩裂,却死死抵住。
缝隙中,长矛如毒蛇般刺出。
“噗嗤!”
一支长矛从盾缝突进,贯穿对面甲士的咽喉。鲜血喷溅在盾面上,那甲士瞪圆双眼,却仍死死顶着盾牌不倒,直到被第二矛捅穿胸甲。
盾阵崩裂的瞬间,双方甲士撞入敌阵。
一名络腮胡左幕军老兵抡起战斧,斧刃劈在敌兵肩甲上,直接入肉一寸。
那敌兵吃痛跪地,老兵抬脚踹翻他,不顾两边刺来的长枪,一斧劈在对方面门处,顿时脑浆迸裂。而那两柄长枪则刺在了老兵的身上,被他借助身上的铁甲弹开,只留下了一连串的火星。
第619章 床弩诱敌-->>(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