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就这样,在整个长安朝堂,乃至东宫两位太后的默许下,刘荣终究还是把酒精制造提上了日程。
    只是这个过程,实在算不上太顺利。
    首先,是分配问题。
    ——即便作为医用酒精最基本的既得利益者,军方内部,对于医用酒精的分配方案,也出现了极大的分歧。
    部分功侯、贵族出身的高级将领认为,医用酒精这个东西,那是拿粮食制出来的,而且产率还极低。
    哪怕不考虑制作过程的成本,单就是按原料:粮食的价格,以及最后的转化率来换算,医用酒精也属于绝对的奢侈品、珍惜药物。
    再加上医用酒精的制作过程,在刘荣有意无意的把控制下,工艺难度急剧上升,产量却又急剧下降。
    这就导致了医用酒精,无论是从原材料成本,还是从生产周期、生产难度、时间人力成本的角度,都成为了绝对意义上的‘稀罕物’。
    所以,像这样产量有限、成本较高,且在战场伤员就只过程中,能发挥出显著效果的‘稀罕物’,应该优先供应中高级军官。
    话说得好听——优先供应。
    但说白了,其实就是全都留给干部用,底层士兵想都别想。
    自然,也有另外一小撮还讲点道理、还拿的清轻重的军方将领认为,医用酒精的供养,不应该因人而异。
    战场上,无论谁受伤,只要他还有救、只要酒精消了毒就能救回来,那就应该用上医用酒精。
    毕竟说到底,真到了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是底层士卒,生死搏命的是底层士卒,伤亡率最高的,也同样是前线底层士卒。
    至于将官——尤其是中高级将官,基本上都是很少与敌人短兵相接的。
    比如,如今汉室军队体系当中,级别最低的‘干部’:伍长。
    通常情况下,伍长,也就是伍佰手下,会有除自己以外的四名兵士。
    这四名兵士,基本上都会是这名伍长的乡党——至少也是同县兵。
    他们以籍贯地域为羁绊,以战场上的生死相依、同生共死为现实纽带,紧紧捆成一股绳。
    而作为这样一个五人战斗小组的小组长,伍佰,自然是要和手下每一位兵士一起,在前线奋力厮杀的。
    杀红了眼,打乱了编制,更是和寻常兵士没什么两样——不过是个战斗经验丰富一些的兵。
    第二级的:什长,手底下则是两个‘伍’,也就是两名伍佰,外加他们麾下的共计八名兵士。
    打起仗来,什长几乎也和兵卒没什么两样,照样要冲锋,照样要挥砍。
    顶多也就是抽出空来,观察一下周遭战场形式,然后吼一嗓子:甲伍别冲出去那么远,乙伍的赶紧跟上!
    再往上一级,到了第三极:屯长,统辖五个‘什’,共五十五名战卒——四十名兵卒,十名伍长,以及五个什长。
    到了这一级,倒是隐约有了点指挥官的味道,却也并非就能大手一挥,让麾下战士冲锋,自己在后方看戏。
    屯长,几乎是这一乡,乃至一县之兵当中的扛把子,从小到大就得是孩子王!
    手底下,都是从小玩儿到大,甚至是跟着自己屁股后面混的弟弟们。
    故而屯长,通常是汉室军队中的精锐骨干。
    要么射术超群,百步穿杨,力能挽弩!
    要么身体强壮,战风彪悍,上了战场就横冲直撞!
    所以,一线战斗编制,最宝贵,同时也是伤亡率最高的骨干,便是这统辖五十多人的屯长。
    再往上一级,便到了百人长,也就是曲侯。
    按照当今汉室的‘什伍之制’,也就是民众通常所说的二五之制,曲侯手底下,便是两个屯。
    到了曲侯这一级,就多少有点‘偏将’的味道了。
    ——上级的战略战术命令下发后,曲侯一级,往往是能在中军大帐旁听的。
    虽然不大可能开口参加讨论,但至少能面对面接受军事命令,现场领会上级的军事纲领。
    战时,曲侯会按照本部得到的军令,于战场上指挥手底下的两个屯,维持能彼此照应到、掩护到的间隙,而后向目标发起攻击,或驻守目标区域。
    再往上,就是下辖五个‘曲’的队,主官队率,也被称之为:司马。
    这
第476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