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太平叉着腰,得意地看着婉儿。
“行!行!行!你就继续晃吧!”婉儿好笑地摇头,“本来办法都想出来了的,不过婉儿被公主晃得头晕,忘了!”婉儿摆摆手,一副无奈地模样。
太平一听婉儿的话,赶紧停下,蹦到她的面前,轻轻拉起她的手,撒娇地说道,“好婉儿,我就知道你不会没有办法的,你快告诉我,快告诉我!”
“哎呀,”婉儿故作疲倦地扶着自己的额头,虚着眼,“可是方才公主一直不停地晃,将婉儿晃得头晕了,一不小心就把刚刚想出来的办法给忘了,公主,你说这可如何是好呀?”
“上官婉儿!”太平怒了,叉着腰,恶狠狠地威胁道,“你要是不告诉我,我就让六哥天天来缠你!”
“哦,是嘛?”婉儿依旧笑得眉眼弯弯,反问道,“六皇子会来么?”
“哎……婉儿……”太平见威逼没用,语气又软了下来,她蹭到婉儿的右边,拉着婉儿的衣袖,“婉儿……婉儿……婉儿……”
“好吧,好吧!”婉儿被太平的无赖行径搞得十分无语,只好点头答应,“这事情也不难,只要公主按照婉儿的话去做,我保管不出十天,那个叫做多杰的吐蕃使者一定逃也似的离开长安。”
“真的?”太平一听婉儿这么说,脸上立刻有了笑容。
“附耳过来。”婉儿勾勾手指,太平便将耳朵挨近婉儿。只见婉儿轻轻地在她耳边说了几句话,太平居然就忍不住咯咯地笑了起来。
“太好了,婉儿,我这就去办!”太平听完婉儿的计策,十分满意,她又同婉儿说了些话,便喜滋滋地带着尺素离开了掖庭。
三日后
武后的步辇稳稳地停在大明宫门口,莺歌上前,恭敬地伸出右臂,武后扶住,慢慢地起身,走进宫中。
“娘娘,今日可是有什么喜事?”进了内殿当中,莺歌小心地问道。虽然她每日都同武后一起上朝,但她却是没有资格进入殿中的,故而,她并不能知道殿内发生的事情,今日散朝后,武后的眉宇间一直有一层隐隐的喜色,想必,必是发生了什么令武后惊喜的事情吧。
武后嘴角噙着笑,斜眼看了一下莺歌,不无宠溺地说道,“就你这个鬼灵精儿,我的心里想什么你又知道了?”
一见武后这般回答,莺歌便知自己所料未错,心头一喜,便上前说道,“娘娘这是哪里话?奴婢每日每夜都希望娘娘能高高兴兴、快快乐乐的,娘娘高兴,奴婢也能沾点光,跟着一起高兴呀!”
“呵呵,”这一番话逗得武后轻笑,她看着莺歌,“告诉你也无妨,那原本要赖在长安不走的吐蕃使者今日向皇上和本宫告别了,说是吐蕃国事繁重,他实在不忍心让赞普太过劳累,还是要早些回去得好。”
“那可真是大喜事呀!”莺歌谄媚地附和道,“那么太平公主也就不用天天呆在太平观中了,那里每日都是些清粥小菜的,太平公主这样娇贵的身子可怎么受得了?”
“嗯,本宫前阵子一直都在为太平揪着心,现在好了,终于可以放下心来了!”武后说到这里,也是宽慰一笑,突然,她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小声地对莺歌吩咐道,“我已经去派人去查吐蕃使者的驿馆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晚些时候就会有结果,莺歌,你也问问下面的人,这次的事情,想必是太平在后面做了手脚,你要查清楚,到底谁给太平出的主意。”
“娘娘怀疑,公主的背后有高人指点?”
“嗯,”武后点点头,“太平是我的亲闺女,她年纪尚小,怎么可能有对付那个难缠的吐蕃的使者的办法?”
“奴婢遵命!”莺歌得了命令,行了个礼,便退下了。
武后转眼,看着铜镜中自己的倩影,心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会不会是她呢?
“哈哈哈…
第四十六章 一语笑解吐蕃计-->>(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