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兄那里且不论,我负责诰敕起草,便是片刻也不得清闲。”张四维大倒苦水,摊了摊手,“光是一个上午,我就足足起草了十余份诰敕。”
    范进挑了挑眉,揶揄道:“忙碌还不好么?不忙怎么进步?”
    再者说了,即便是不忙,上官在一旁盯着,也势必要作出忙碌的样子,否则大家都在‘忙’,你无所事事,岂不是不合群?
    王世贞与其他几位检讨掌修国史,倒是清闲不少,乐得看张四维的笑话,“范世兄说得在理。
    再则,张兄负责起草诰敕,那可是接触高官显贵们的好机会,他们不得欠你一份人情?”
    张四维被二人说得哭笑不得,“职责所在,哪儿来的什么人情......”
    若是权贵那么好攀附,岂不是人人都可以抱大腿了?
    不过,张四维的差事,到底是比旁人消息灵通些也就是了。
    几人闲谈了一会儿,张四维与王世贞便相继被差役们给叫走。
    翰林院的差事虽然清贵,到底离不了人,开个小差串串门还行,长时间离岗,难免也是会受惩处的。
    接下来,又陆续有其他翰林前来拜访,算是彼此混个脸熟。
    范进抽空接待了一二,闲来无事,不免开始盘点起了藏书阁的家当。
    他最感兴趣的无过于后世大名鼎鼎,引以为世纪遗憾的《永乐大典》。
    此书就珍藏在翰林院藏书阁三楼,零零总总两万多卷,总计一万多册。
    遥想后世,仅余八百余卷幸存于世,不免令人呜呼哀哉。
    而此时,全套的《永乐大典》正整整齐齐,分门别类地码在书架上。
    放眼望去,殊为壮观。
    范进大为惊喜,同时也不免倍感遗憾。
    假如是在现代,光是‘抄书’,将残卷补全,就足以让他功成名就,轰动全世界。
    现在的话,显然就没有这个机会了。
    范进看着密密麻麻,总计一万多册的《永乐大典》,不由得暗自咋
第92章 永乐大典-->>(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