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是十三岁!”
    “这是神童在世啊!”
    科举的难度,可是经过了华夏后人的认证,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十三岁的举人,这含金量!
    可想而知,张居正的未来,必定不可估量!
    ......
    此刻,文徵明不禁一怔。
    他也算是名满江南的才子。
    同为明朝人,为何他的科举之路却如此坎坷多舛!
    近三十年的岁月蹉跎,他九次赴金陵参加乡试,却屡屡落榜,无功而返。
    他已记不清是在哪一次考试中,遇上了与他同龄且第一次参加乡试的唐寅。
    那次乡试,唐寅一举夺魁,成为解元,春风得意。
    他好不羡慕!
    而他,每每从苏州到金陵参加乡试,满怀期待,最终却只能空手而归,满心落寞。
    尽管考试虽然失利,但是生活还要继续。
    在金陵考试期间,他于忙里偷闲,也抽空结识了不少名人雅士。
    他的朋友们对他科举屡试不中的遭遇,纷纷宽慰,劝他想开些。
    可是科举,已是他前半生的执念。
    后来,他乡试依然落选。
    但得益于工部尚书李充嗣的举荐,他从江南一路跋涉北上赴京,最终得到的也不过是翰林院待诏的职位而已。
    在京城的几年里,各中滋味,一言难尽。
    他终于明白官场并非自己的理想之地,便辞官南归。
    如今,年近花甲的他,彻底绝了步入仕途的念头,避免与权贵有所往来。
    闲暇之余,他便在庭院中挥毫泼墨,品茶读书,远离世间纷扰。
    但偶尔,他还是会问自己。
    科举,他真的放下了吗?
    文徵明嘴角泛起一抹淡笑。
    应该放下了吧。
    九考不中、三年入仕。
    但人也不能吊死在一棵树上,文墨书画中他
第402章 张居正的头衔,比命都长-->>(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