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王凤没守住,刘秀也能为他哥刘縯清理掉一个竞争对手。”
    朱棣笑着摇摇头。
    “瞻基,你还是太年轻。”
    “合兵尚能取胜,分散势难保全。”
    “刘秀面对敌众我寡的局面,没有选择全部死守,而是外出求援。”
    “战友无心回援昆阳时,他费尽口舌让数方势力支援。”
    “纵观整个昆阳之战,所有决策、外出募兵、最终覆灭王莽大军,基本围绕刘秀一人展开。”
    “朕不好说刘秀有没有私心。”
    “但是皮将不存,毛之焉附的道理,瞻基你是一定要懂的。”
    朱瞻基收起了笑容,郑重道:
    “我明白了,爷爷。”
    ......
    【在这时期,王莽军挖掘地道,制造云车,向昆阳发动多轮进攻,但是都被顽强的昆阳守军挡了下来。】
    【多次强攻无果后,王莽军久战疲惫,锐气大减。】
    ......
    “王莽军指挥之人不懂军事。”
    “此战王莽军已有败象。”
    李世民眼眸微眯,发出一声感叹。
    程咬金疑惑问道:
    “陛下,如何看出啊?”
    李世民整理思绪之后开口道:
    “如果朕是指挥之人,此刻便会分兵!”
    “指派一支几万人的军队包围昆阳城即可。”
    “主力军队则直接进入南阳郡。”
    王莽新军在人数上有着绝对优势,完全可以分成好几路军队。
    这样同时进军,彼此之间还能有个照应。
    李靖点点头,接着道:
    “陛下说的没错。”
    “分一队兵支援宛城也可行。”
    “解除起义军对宛城的围困,新军便可里应外合,将其余义军逐步瓦解。”
    程咬金挠挠头。
    “看来刘秀也没想到自己被所有新军围了。”
    “不过指挥之人就算再蠢,人数悬殊还是大。”
    “派42万头猪都能把九千人拱死吧。”
    “我还是想不到刘秀是如何赢的?”
    李世民和李靖也想不到刘秀是如何胜的。
    昆阳之战
第68章 刘邦:罢了,昆阳城丢了就丢了-->>(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