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不比朝廷少。”
    “不过朕想了想,地方上的问题总结起来只有两种,一种是官员贪赃枉法,二是地方士绅豪强仗着各种关系,在乡里为非作歹。”
    “朕要你借着这次赈灾的机会,把这些问题解决掉。官员的问题由赈灾的官员解决,士绅豪强交给你解决。”
    王之心低着头想了想:“陛下,能杀人吗?”
    崇祯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了一句:“别太过分。”
    别!太!过!分!
    这不就是尚方宝剑嘛!
    短短瞬间,王之心脑海中闪过无数杀人的方法。
    为了稳妥起见,王之心又问了一句:“陛下,奴婢想知道哪些人能杀,哪些人不能杀。”
    “为祸乡里的,恶意拖欠赋税的,无论对方有什么背景,你只管杀!”
    “但是切记,一定要按大明律来,做到有法可依!其次,绝不能对士绅地主赶尽杀绝。无论去到哪里,都要用拉拢一部分人的方法,打压另一部分人。”
    “记住了吗?”
    王之心眨了眨眼睛,磕头领旨:“奴婢牢记在心!”
    崇祯为什么这么做?
    士绅地主阶级不会消失,也不能消失,只会转移!
    他们大部分都是辞官归乡的官员,以及跟着官员发财的商人。
    如果把他们赶尽杀绝,那在朝为官的那些人看到前任的下场后,会是什么想法?
    给皇帝打一辈子工,换来抄家灭门的下场?
    谁还敢入朝为仕!
    整个统治体系会分崩离析!
    但是。
    只要王之心按照大明律办事,杀得都是该杀之人,那么士绅阶级就挑不出毛病,大明朝的体系也不会乱!
    杀一批名声差的,留一批名声好的!
    不但能笼络民心,还能趁机给百姓减负。
    一举两得。
    王之心离开后,崇祯回到后宫,度过了春风沉醉的一晚。
    次日清晨,崇祯被王承恩的喊声吵醒:“皇爷,您醒了吗?居庸关塘报!”
    崇祯猛地睁开眼:“念。”
    “是,多铎屠了龙门卫后率所部兵马从独石口退往关外,唐通猜测其可能会从其他地方再次入关。”
    “什么?”崇祯直接坐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