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对皇帝和朝廷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李若琏向门口看了一眼,然后从手里掏出一封密信递到黄得功手里。
    黄得功刚要发问,被李若琏的噤声动作制止了。
    他急忙打开密信,发现是崇祯的亲笔信后顿时心头一震。
    看完密信内容后,黄得功额头开始冒冷汗。
    “这...这也太险了!万一...”
    李若琏平静的摇头道:“万一又如何?陛下说了,兵行险着才能在建奴身上捞到便宜。”
    “陛下还说了,只有把建奴打疼了,才能让他们短时间内不敢再次南下!大明也好趁着这段时间休养生息,剿灭流寇。”
    “如果黄总兵没有疑问的话,就按照旨意办吧!”
    黄得功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再次打开手中的密信,盯着上面的看了很久。
    远在京师的大明皇帝,好像对三十六计颇有研究。
    出手就是诡计!
    虽然不清楚此计能不能成,但从他的角度来看,此计堪称完美!
    瞒天过海,以逸待劳...等等计谋都在这封密信里有所体现。
    当一个计谋被领兵的将领认可后,这个计谋实施起来就没有任何阻力了。
    黄得功认真的将密信折好放进信封里,随后小心翼翼的放进袖口里,对着李若琏说道:“这封密信内容太重要了,怪不得陛下会让李指挥使亲自来送信。”
    李若琏点点头:“靖南伯如果没问题的话,我就回京师交旨了。”
    黄得功用眼角的余光看了眼窗外,客气了一句:“要不,吃完中午饭再走?”
    “也行!”李若琏又坐了回去。
    黄得功脸上的伤疤不受控制的抖了抖,但说出去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想收回是不可能了。
    更何况,眼前这位锦衣卫指挥使是皇帝眼前的红人。
    作为在外征战的武将,必须与京师大臣们结交,否则一旦打了败仗,那帮文人会把他们这些武将骂的一文不值。
    而皇帝又极易受到蛊惑。
    要不是他勇卫营再加上胜多败少的战绩,早就被文官们拉下马了。
    既然李若琏有心留下来吃饭,他就好好招待一番。
    出兵宣府的事不急于这一时,况且关宁军和王永吉高第还没到,急也没用。
    “来人,备一桌酒席,今天
第206章 骑马不喝酒-->>(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