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因为之前在这边收红薯时,那狗东西自己怕累。
    在那里对着红薯糟蹋。
    被父皇看到了,给狠狠的抽了一顿。
    然后,他就对二妹夫也怀恨在心了。
    以至于干出来了这等禽兽之事……”
    秦王朱樉,在说起这话时,心里满满的都是愤怒,也有着诸多的不理解。
    他是真想不到,这狗东西居然就因为这点小事儿,就要对自己家二妹夫痛下杀手!
    最为关键的是,他挨揍这事儿,完全和自己家的妹夫没有丝毫的关系!
    纯粹就是他自己找抽。
    红薯的产量多高谁不知道?
    父皇对红薯有多重视,显而易见。
    而红薯在今后推广开来后,将会对大明产生多大的好处,那也都已经是摆在了台面之上。
    结果他就在这种情况之下,糟蹋红薯。
    挨揍那是一点都不冤。
    还有脸怨恨上自己家二妹夫?
    梅殷在此之前,就已经对原因有所猜测。
    这个时候听到后,却依旧多少有些无语。
    果然,这影视剧,这些东西需要逻辑,现实那是真一点逻辑都不讲。
    很多事情,比书里面写的离谱的太多了。
    他便不在这件事情上多言。
    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好了。
    被这样的狗畜生,影响太多的心情,是不明智的。
    “对了,二妹夫,这次来是父皇让我告诉你,说他准备在大哥从江南那边返回来,处理了市舶司的事情之后。
    就让中书省,以及胡惟庸这些人,在做事情之时向大哥汇报。
    让大哥接手这些政务。
    你觉得如何?”
    听到秦王朱樉所说出来的这话,梅殷微愣了一下。
    显然是没有想到,朱元璋这次居然来了这么一手。
    同时,也觉得朱元璋对待自己的态度,好像和之前相比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这若是以往,老朱是绝对不会干这种事的。
    哪怕就算是干了,也必须要装作不经意间才弄出来的……
    莫非这是上两次老朱过来,自己没有对老朱进行死谏所导致的?
    梅殷不由的在心里也如此想着。
    但他所不知道的是,朱元璋出现这样的改变,和上两次梅殷没对他进行死谏,关系不大。
    完全就是因为老朱自己从模拟器当中,看到了不少的事儿。
    想要进行改变。
    所以才会如此。
    老朱面对他之时的心态,也已经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
    “父皇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很不错的。”
    心中念头飞速的转动,梅殷很快就对着秦王朱樉开了口。
    “大哥和一般人不同。
    大哥肩上有着重任,是大明的未来的储君。
    有句话叫做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历史上有很多的皇帝英明神武,但是后代不争气。
    从上一代,甚至于是几代人留下来的大好江山,给弄得一塌糊涂。
    有名的如秦二世胡亥。
    南朝时期,刘宋皇帝刘裕的儿子。
    还有隋炀帝杨广。
    赵宋时期,接替赵匡胤的宋太宗赵光义……
    这都是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生动地向人说明,后面的继位者,对于一个政权的延续,对一个国家的兴亡,到底有多大的作用。
    所以父皇做出这样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
    一个成熟的储君,需要经历诸多历练。
    熟练的掌握了和朝臣打交道,以及处理政务的能力。
    这样的储君,当上皇帝之后。
    和那种完全没有接触过相关政务,没有相关技能的人,陡然之间当上皇帝,有太多太多的不同。
    父皇的这个决断,真的很正确。
    有了这次的历练,今后大哥当上皇帝之后,一定会做特别好,不会让父皇的诸多心血付诸东流。
    甚至于还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把大明推上更强的地位,把一切事情做得更好……”
    梅殷对于朱元璋所做出来的这个决定,大加赞赏。
    他说的这些,也同样是发自内心。
    虽然在后世之时,因为种种原因,老朱名声并不怎么好。
    总是有着很多的人,拿着各种事情说事。
    非要证明朱元璋不当人。
    各方面都是垃圾。
    不过梅殷却不这么认为。
    这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是朱元璋的女婿,娶了朱元璋的女儿。
    而是因为,老朱真没有那么不堪!
    比如对于朱标的培养,就非常可以。
    也就是历史上朱标英年早逝,走在了朱元璋的前面。
    要是没有这样的事
第三六六章 胡惟庸案拉开序幕,梅义将要倒大霉!-->>(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