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其衣着打扮,还有里面传出来的对话里能够知道,这是一个姓李的选侍,看样子人倒还不错。
    崇祯在她这里,应该也不会受太多的苦。
    但下一幅画面展开之后,朱元璋就不这么想了。
    因为这个李选侍的肚子大了起来,生下了女儿。
    要照顾自己的孩子。
    所以,就又把崇祯给弄到了别处,让别人进行抚养照顾……
    朱元璋见此,忍不住摇了摇头。
    本来这孩子命就挺苦的。
    如此,就更加的难做了。
    先是亲娘去世,接着照顾他的人,没照顾多久又换了一个。
    这种换来换去的,对一个小孩子而言,影响还是蛮大的……
    崇祯的经历,并不算有多好……
    新浮现的画面当中,朱由校坐在那里暗自垂泪。
    也不知道是受到了欺负,还是因为别的一些什么原因。
    朱元璋虽然觉得有些心疼,但是又想到了他是自己大明的亡国之君,以及自己小时候的一些经历后。
    又觉得,有些时候吃些苦也是挺好的。
    吃苦,基本上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事。
    有的人,有了这样的经历之后,会被重担压垮。
    但有的人在经历了这些后,却能够变得坚韧不拔。
    越来越强。
    苦,每一个人都不想吃,
    但是,在这人生之中,却处处都是苦。
    没人愿意吃的苦,生活却总是会给你。
    没有这种苦,会有那种苦……
    在朱元璋的感慨之中,很快,新的画面就又一次浮现了出来。
    这一次的画面,和朱元璋想象的不太一样。
    不再是朱由检生活的那些片段。
    而是出现了不少的人。
    时间上面,是万历四十三年。
    在看到了这么一个时间点之后,朱元璋都多少有些惊讶了。
    之前的时候,看到这个万历帝能能当三十八年皇帝,他就已经觉得很让人震撼了。
    结果现在,居然又来到了万历四十三年。
    这家伙,当皇帝的时间是真长啊!
    在新出现的画面里,有很多的人。
    小小的朱由检站在那里,显得有一些不安。
    除了他之外,还有两个比他大的孩子也在这里。
    朱元璋很快就明白了,其中有一个,必然便是后来做了皇帝的朱由校。
    年龄最大的那个孩子,应该就是他。
    除了他们三个之外,还有一个女孩也在这里……
    不过这次的主角并不是他们。
    而是一个年纪颇大,头发都显得有些花白的,矮个子的胖子。
    这家伙身穿龙袍,看起来已经显得老迈。
    原来,这人就是这个当了四十多年皇帝,人还在的万历皇帝。
    朱元璋心里升起了恍然。
    终于见到这个能活的后辈,是个什么样子了。
    对于这个时候,皇帝把他们这么多人给召集在这里,同时面对的还有外臣,是所谓何故。
    莫非……是准备宴请一下这些外臣,邀请他们参加家宴?
    但看起来,也并非如此……
    如此想着,很快他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了。
    “诸位爱卿,太子之位这事,尔等不必担心。
    这事,绝对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至于说换太子之事,更不可能发生。
    先前那事,不过是一个意外而已……
    常洛是太子这事,谁都不能改变!”
    听着皇帝所说的话,那些前来见皇帝的臣子,神色有所缓和。
    但终究还是又义正词严的,又说出了一些话……
    通过他们的对话,朱元璋倒是明白了不少的事情。
    看来,这到了后面,自己大明的皇位之争,也依然没有落幕。
    这朱常洛是太子,但很显然万历帝并不只有他一个儿子,还有不少的孩子。
    有人想要争储。
    不仅如此,还出现了有人想要袭杀太子的事情。
    不过,从他们那些言语当中,所透露出来的事情,还有现在的结果来看。
    朱元璋心里面,不由得打了一个问号。
    这真的是有人想要袭杀太子吗?
    怎么看起来……这事儿弄的就像是有些笑话一样?
    实在是太过于儿戏了!
    莫非……这是有人在故意为之?
    从而好弄出一些动静来,反向的来稳固太子之位?
    从这个时候,这老皇帝说出来的话,以及表现的态度上面来看。
    这事,还真有可能是真的。
    毕竟这次的事发生后,太子并没有受到什么实质性的伤害。
    反而还直接逼的老皇帝表态,彻底的,坐稳了他的太子之位。
    这事儿,做的很不错,至少是个有心机的。
    就是不知道,这是他自己弄出来的,还是边上有人帮着他进行谋划……
    要是他自己谋划的话,今后说不得很有可能是一个,比较有做为的君主。
    如此想着,画面便缓缓消失。
    很快,便有画面接连不断的浮现说出来……
    几个画面之后,又有披麻戴孝的场景,在模拟器之上浮现。
    这次,朱由检已经有十岁了。
    从其画面当
第三二一章 朱元璋懵了:朱由检如此勤政,大明怎么就亡他手里了?-->>(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