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的!
    一方强,不想着将其给捶上一顿。
    反而是帮着弱的一方获得两千料大海船,这种在海上的好东西。
    让弱的一方也重新也变强,能够追上强的那一方的水平。
    这它娘的,一番的蠢到家的操作下来,把弱的那一方也给养成强了!
    蠢!实在是太蠢了!”
    朱标被气的,气不打一出来!
    “谁说不是,我看到了他们的行为后,也是为之震惊,是真没有想到,吴祯这狗东西居然会这样做。
    真让人看不明白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骂过了吴祯之后,朱标很快就意识到有一个很大的难题。
    吴祯这狗东西,用这等愚蠢的手段在这里玩平衡。
    如今吴祯被解决了,却把那些海寇给留了下来。
    陈方两部海寇,这些年来力量越来越强。
    到了现在,已经可以明确的肯定,两部海寇在海上的战斗力,加起来绝对要超过大明水师。
    而海上,又是那些海寇们的天下。
    大明水师在海战上面并不太擅长。
    最为关键的是,船没有对方的大。
    而这些大海船,每一艘建起来的话都特别的不容易。
    所以哪怕是自己父皇接下来全力备战,让龙江宝船厂那边再次开工,飞快的建造大海船,并在接下来,大力发展水师。
    对水师进行训练也不行。
    但想要在短时间内形成有效的战斗力,在海上能够稳赢那些海寇,可没那么简单。
    最少需要两年时间。
    而自己父皇,现在对于开展市舶司,已经是迫不及待了。
    肯定等不了两年的时间。
    但偏偏要开市舶司的话,外面的海寇不清理也不行。
    因为现在,朱标已经知道,备倭水师,和海寇,还有江南的众多富户之间,早就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
    彼此之间相互分工明确,通过走私获得了大量的利益。
    现在,在父皇这里拿下了备倭水师,再开市舶司,等于说是将会极大的打击海上走私。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市舶司一旦开起来,那绝对是对是打到了这些海寇,富商巨贾等诸多人的七寸上!
    不是说江南的那些富户们会不会反抗,反正那些海寇肯定不会束手就擒。
    必然会想方设法的,和朝廷进行作对,阻挠大明的市舶司出海做生意。
    让大明的市舶司开展不下去。
    再说,如今海上最大的陈方两部海寇,本来就和大明之间有着深仇大恨。
    如今利益又将会受到极大的损害,要是不对大明的市舶司动手才怪。
    但偏偏其力量又太过于强悍,大明这里想要将其给拿下,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解决的了的。
    朱标陷入了沉思之中,知觉的事情分外棘手。
    “大哥,那些海寇今后要想方设法的,将其给解决了。
    这个时候看起来像是疥癣之疾,但是在我看来,若是不理会,今后这些海寇将会越来越猖獗…
    现在才不过是开国初年,这些海寇就敢如此做。
    关键是里面,还有这么多的利益可图。
    那若是不加理会,继续下去还能得了?
    这些海寇必然是越发的猖獗。
    我大明为了解决这些人,而实行海禁,现在看到的效果并不理想。
    如今海盗骚扰沿海不算严重,可在今后呢?
    再过上个几十年,上百年,会不会出现海寇大模大样的登临沿海,烧杀抢掠一番之后扬长而去的景象?
    而且,陈方等这些海寇,还从周围的诸多番邦小国里面,吸收一些人手。
    其中,尤为倭国之人最多。
    这些人,不给他们重拳出击狠狠的清扫,只进行海禁,一味的避让,很难让大明的百姓们安享太平。”
    听到朱棣所说出来的话之后,梅殷忍不住用力的点头,觉得朱棣说的实在是太好了。
    不愧是未来的永乐大帝。
    在一些事情上就是高瞻远瞩。
    看的透彻。
    从后世来的他很清楚,这个时候在朱元璋等很多人看起来,不值得理会的海寇。
    在今后,确确实实把沿海给糟蹋的不成样子了。
    “四哥说的好!”
    梅殷忍不住对朱棣进行喝彩。
    太子朱标也同样是面露欣喜之色。
    觉得老四,是真有真才实学。
    这些事儿,自己在此之前都没有考虑过。
    还是听了二妹夫对父皇就海禁以及市舶司这些事,进行死谏后才反应过来,这里面到底有多大的危险。
    这死谏的事,老四是不知道的。
    但老四自己却能够想出来,并说出这样的话。
    从这里就能看出老四,确确实实很有才学,能力很强。
    今后能够成为皇帝,是有道理的。
    听到朱棣这么说,朱标当下也不藏着掖着了。
    望着朱棣道:“老四,实不相瞒,这海禁之事,确确实实有失考量。
    市舶司也一样有些欠妥当。
    之前父皇就是被这些奸贼们给蒙蔽了,没有意识到市舶司到底有多赚钱。
    也没有认识到海禁的危害有多大。
    不过父皇最近已经把这一切事都给想明白了,幡然醒悟。
    他准备要海禁给废了,重设市舶司。
    而那外面的海寇,也必然将他们给清扫了。
    以往的时候,只是觉得他们是疥癣之疾,值不得大动干戈。
    而且这些狗东西,还在海上来去如风,不好对付。
    现在看看,这些海寇也已经是到了非灭不可的地步了!”
    听到自己大哥说出这话来,朱棣立刻点头:“大哥,你说的实在是太对了。
    就该这么干!
    我也看那些人嚣张跋扈,看他们不顺眼。
    一个个不过是大明的手下败将,躲到了海里苟延残喘罢了。
    现在却变得嚣张了。
    敢这般行事,就得把他们给灭了!
    不然,实在是咽不下去这口气!”
    “老四,只是……听你这么一说,我发现想要把这些海寇给灭了,也并不容易。
    这些海寇力量太强,船又大。
    我之前的时候,曾听德庆侯说过,打水仗除了纪律,不要命等诸多因素之外,其中有一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比谁的船大。
    谁的船大,谁的船高,谁就有道理。
    在水战之中占据优势。
    想要将船大的那一方给解决了,船小的这一方,需要付出数倍乃至于十数倍的牺牲,才能够抹平双方之间战船上大小的差距。
    可若是双方的战船,大到了一个根本没有办法磨平的地步。
    那就算是牺牲上很多的人,用诸多的人命去填,都不一定能把这巨大的差距给填满。
    咱们大明,现在战船很多,但大多都是在江河湖泊里作战的战船。
    我大明的水师,自不必多说,那是真的能打。
    多硬的仗都能打。
    天下第一的巢湖水师,如今虽然没了领军人物。
    但余威尚存。
    但是,却缺乏前去海上作战的战船。
    尤其是两千料的大海船。
    如今只有仅剩的五艘,可真不好办。
    短时间之内想要解决太难了。”
    闻听朱标所说的这话后,燕王朱棣也觉得自己大哥所言特别有道理。
    忍不住跟着沉默下来。
    “这确确实实是一个难以解决的事儿。
    现在看来,只能是加紧造船,加紧训练水师,争取在两年之内动手,把这些狗东西给解决了。”
    在说这话时,朱标忍不住叹了口气,带着一些不甘。
    但是哪怕是再不甘,也只能是将其给忍住。
    “大哥说的确实很对,没有足够高大的战船,大明想要将海上那些海寇们给一举击溃,真没那么容易。”
    谈到了这些,房间里的气氛也是这样显得有些沉重。
    无论是朱标,还有朱棣,都是满心的不甘。
    大明自从自己爹起势之后,一路走来都是胜利。
    虽然中间也吃过一些败仗,但很快便又打了回去。
    将敌人给粉碎。
    结果现在,这些不小小的海寇,和大明的其余敌人比起来根本不入流,若是陆战什么都不算不上的人。
    却要让他们这边,至少多等上两年时间,才能够将之给灭掉。
    实在是让人有些难受。
    觉得这个时候,梅殷开了口道:“大哥,四哥,其实倒也不必非要等着,建造出足够数量的大船,才能下海和那些海寇们相拼,灭掉那些海寇。
    我这边,倒是有个办法,能够让大明水师大型战船不够的情况之下,也能够将海上的那些海寇给灭掉。
    只要他们敢对大明水师进行围追堵截,那他们就绝对会被大明水师以摧枯拉朽之势,给尽数解决!”
    听到了梅殷说出来的话后,朱标和朱棣都是不由精神为之一振。
    自己
第二六一章 朱标朱棣的震撼:二妹夫真是神了!-->>(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