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态度。
    依旧是觉得心惊肉跳!
    有被惊到!
    “放你娘的屁!”
    朱元璋又一次骂了起来。
    “咱怎么就管不到后面的事了?
    咱它娘的是开国皇帝,会管不了这些?!
    咱接下来就留下祖训?
    把这些都给写到祖训里去!
    表明我大明不论文武,不管什么人,都不得侵吞军户的土地!
    任何人,以任何方式进行侵吞,都是十恶不赦之罪!
    需要严惩!
    咱就不信,咱它娘的写到祖训中去,后世之人还那么大的胆子,还敢不遵守!”
    梅殷闻言,望着朱元璋笑了:
    父皇,真以为你开国皇帝的祖训,就好用了?
    你留下来的祖训越多,对于后世子孙的限制也必然越多。
    文官那张嘴,父皇又不是不知道,是什么样子。
    黑的能说的能白的!
    惯会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今后父皇留下的这祖训,也必然会被他们钻成筛子!
    绝对约束不住那些官员们,只会约束皇帝。
    他们会用各种各样的办法,去曲解陛下你留下来的祖训。
    只找对他们自己有利的说。
    只去看那些对皇帝的限制。
    皇帝做的哪些事情不符合,你留下的祖训了,他们绝对会大说特说。
    至于他们做的事情,不符合祖训。
    那么他们绝对会缄口不言。
    甚至于哪怕被别人拿祖训来说事儿,也一个个会进行百般的狡辩。
    曲解父皇的祖训。
    真到了那个时候,父皇又能怎么办?
    能从地陵寝里爬出来,把他们都给砍了不成?
    这种事情,父皇不要觉得自己特别特殊。
    能够成为一个例外!
    没可能的!
    你活着时,还能够形成一个强大的震慑。
    镇压诸多人。
    但是你去世了,说话真就不算话了。
    没人会听的?
    你的祖训,也必然会被弄到面目全非!”
    梅殷说的这些,倒也并非虚言。
    从后世而来的他,太清楚朱元璋留下来的皇明祖训,都被玩成什么样子了。
    和朱元璋留下祖训的初衷,完全相反。
    老朱别说是管后世离他有多少年远的子孙,以及那些大臣们了。
    连他建文帝朱允炆,他都管不到!
    老朱在世的时候,武将的地位,都是要远超那些文官的。
    结果建文帝朱允炆上位之后,一切就翻天覆地。
    朱元璋在世时的诸多政策,都开始被朱允炆疯狂的废除。
    同时开始不断的打压武将,并疯狂的提升文官的地位。
    朱元璋在身体不行之后,还曾专门问过朱允炆,登基之后,如何和那些掌握军权的叔叔们相处。
    朱允炆的回答,自然是不会削藩,亲情很重要……
    结果等到朱元璋去世,他登基不过短短一个月,老朱尸骨未寒,便已经开始强势削藩。
    而且还是把藩王往死里削……
    老朱连他自己培养的孙子,都管不住。
    就更不要说后世的那些皇帝,以及众多的官员了。
    老朱的皇明祖训,在后来真被那些文官们给玩坏了。
    但很显然,朱元璋并不这么想。
    在听到了梅殷所说出来的这一番话之后,朱元璋的鼻子都要被气歪了。
    “又它娘的在这里胡乱放屁!
    咱怎么就管不着后事的事了?
    咱就不相信后世之人,那般大胆!
    连咱这个开国皇帝,留下来的祖训都敢不遵从!
    后世当皇帝的儿孙,就那般的没用。
    能被那些当官员的给拿捏了。
    看着他们在那里歪曲咱的祖训!”
    朱元璋觉得梅殷太过于危言耸听,太过于小瞧他了。
    能够成为皇帝的人,尤其是开国皇帝,还是以老朱这等身份,一路当上皇帝的人。
    心里面有些十足的傲气。
    总觉得自己天命所归,觉得自己比较特殊,会和别人不同。
    别说朱元璋这等从放牛娃,要饭花子当上皇帝的人了。
    就算是许许多多的普通人,在很多事情上,有时也会觉得自己特殊,和其余人不同。
    自己也会成为那个,少之又少的例外。
    可最终的结果却是……其实大家都挺普通的。
    基本上很少出现例外。
    这个时候,听到梅殷在这里说什么后世太远,他的祖训起不到什么作用。
    说他这个当皇帝的,没什么好特殊的。
    这当真让朱元璋大受刺激,受不了。
    他已经是忍不住,有些想要拔剑了。
    梅殷这狗东西,嘴里面真吐不出象牙来!
    已经死谏了这么多次了,结果每一次的死谏,都它娘的要闹出一些新花样,想出来一下新词儿。
    之前梅殷在那里,当众怼李善长的时候,朱元璋心里面有多舒服。
    这个时候,心里就有多难受,多气!
    梅殷望着朱元璋出声道:“岳父大人,不要不服。
    有些事情关乎人性,以及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规律。
    不以人力而改变。
    如果祖训,前面的皇帝说的话真的有用。
    那大秦就不会二世而亡!
    汉武帝也不会改变文景之时的无为而治,休养生息,开始对外攻伐。
    刘禅也不会乐不思蜀。
    隋朝也一样不会二世而亡。
    唐太宗也不会发动玄武门之变。
    宋朝赵老二,更不会有烛光斧影……
    历朝历代以来,这种事情多不胜数。
    人死管不住后代。
    岳父怎么就能够认为的大明能够成为那个特殊的。
    认为自己也能够成为,那个特殊的存在?
    军户的土地,在今后必然会受到大量的侵吞,这点儿哪怕是父皇立下祖训,定下种种严苛规矩,也没有什么用。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有太多太多的聪明人了。
    况且后世的那些皇帝,也并不是每一个,都会如同父皇这般重视武备。
    父皇如今对待贪官污吏,手段不可谓不严苛,规定不可谓不严。
    可是大明的贪官污吏,真就绝迹了吗?
    梅殷的话,把朱元璋给说的神情一滞。
    这句话,可真就戳到了他的痛点了。
    自己确实特别恨贪官污吏。
    对付贪官污吏的手段,也特别的强硬。
    可自己的大明,真的就没有贪官污吏了吗?
    怎么可能!
    自己大明的贪官污吏,依旧是多的吓人。
    别的不说,单单是不久之前,所经历过的空印案,那可一次性斩杀了三千多官员!
    连户部尚书侍郎这些高官,都给剥皮萱草了。
    在自己这等开国皇帝还在之时,且自己对待这些人的手段,又如此之强硬。
    尚且不能够把这些人的贪腐之心给杀下去。
    今后那些人,真的就能够变得老实?
    后世的那些子孙,真的就有如同自己这般,对待贪官污吏的魄力?
    一直在这件事情上,很是自信,斩钉截铁的朱元璋。
    这个时候都被弄到有些沉默了。
    已经觉得梅殷说的,其实是比较对的。
    但朱元璋那是一贯的死鸭子嘴硬。
    又岂能会在这样的事情上,轻易的服软认输。
    “咱不信!咱大明到后面会变成那个样子!
    咱不信,就没有什么远见之人!
    咱不相信那些勋贵武将们,一个个都是那么废物!
    就会看着那些官员们,大量侵吞的军户田产,而无动于衷!
    我大明可不是以文御武,勋贵武将地位很高。
    只要他们还在。
    你所说的那种情况,就不可能大规模的发生!
    毕竟军户,属于勋贵武将一系的。
    勋贵们要想维持体面,掌握权力。
    那么就必须善待军户。
    不说有多好,最起码,最基本的一些事情,还是要保证的!”
    听了朱元璋所说的话后,梅殷笑了笑。
    “父皇,这件事情了,你又想的太天真了!
    大明这个时候确实是武贵文轻。
    勋贵武将们,有着很大的话语权。
    文官们跳不起来。
    但是,我敢断言,不出百年,这个格局,必然会被打破!
    勋贵武将们,将会被文官死死压制……”
    “不可能!
    又在这里胡乱放屁!”
    梅殷话还没有彻底说完,朱元璋的声音就响了起来,直接把梅殷的话给打断了。
    对于梅殷所说的这话,朱元璋是一点儿都不相信。
    他不信这勋贵武将们会那么没用。
    那些文臣们就那么的手眼通天。能够做出这么多的事情。
    他大明可和宋朝不一样,宋朝那是从开国皇帝开始,就重文抑武。
    自己大明,可不会做这样的蠢事儿。
    在这种情况之下,眼前这些势力远远比不上武将的文臣们,又怎么可能压得过武将?
    别说一百年,两百年他们也做不到!!(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