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边基本是不用为粮草多做忧虑。
    因为上位那边,还有五军都督府那里,都从来不会拖欠北平这边的军粮。
    北平这里的粮草储备很充足。
    可这一次的粮草,转运却有些不及时。
    从各处运送而来的军粮数量,开始减少,速度也慢了很多。
    一开始时,徐达还没有太过于在意。
    觉得出现上一些这样的问题,倒也不大。
    毕竟大明这么大,总有一些地方不太平。
    出现一些天灾,耽误了粮草的运送也正常。
    可是现在大军出征在即,遇到了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那就不得不考虑军粮的事儿了
    不过就算是到了这个时候,徐达也没有去往更坏处考虑。
    觉得这次军粮向这边运送的慢,那也只是因为,是真的有一些事儿耽搁了。
    不会有什么人故意在这上面使坏。
    毕竟上位在各个方面都弄得很严。
    尤其是治军上面,更是极其严格。
    没有人敢在陛下还在的时刻里,在粮草上面做出什么事儿,来延误军机!
    不过虽然这样想,徐达还是让人前往各处催一下。
    下达命令,让各处立刻把军粮送到这边来。
    平日里若是因为一些事,稍微有些耽搁,倒也无妨。
    现在遇到了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若是因为军粮而耽误了事儿,那可就不成了!
    哪怕是有些人,真的有一些正当理由,那也不行!
    在这等特殊时候,军粮上面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而在做出了这些安排之后,徐达想了想,也立刻派人将他这边所写的,准备进军作战的各项计划,朝着应天府城那边送去。
    把这些告知上位。
    他知道,上位对这些很在乎。
    除此之外,也把这次从各地往北平这边运转的军粮不太及时的事,告知了陛下。
    战争上面无小事。
    毕竟国之大事,在戎在祀。
    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况且这一次,还是上位给送了这么一个消息。
    有很大的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给予北元鞑子重创!
    在这等关键时刻里,那就更需要重视起来。
    做出了这种种安排之后,徐达忍不住深吸一口气。
    压下了心中所存在的,一点隐隐的不安。
    他只希望这一次的事儿,是真的因为各处有一些难处,才导致军粮运送不及时。
    而不是有人,故意在后面使绊子。
    否则,这等事儿真的发生的话,那事情可真就大了!
    不仅会耽误了这次千载难逢的良机,也代表着大明内部出了很大的问题!
    出现要命的纷争!
    如此想了一阵后,他摇了摇头。让自己不要多想。
    那些人胆子没有这么大的。
    韩国公李善长,也是个明是非的人。
    在这等大事上,肯定不会乱来。
    虽然说在中都城上,上位停止修建中都。
    并在那里落了他的面子。
    可是这事,也怪不得旁人。
    是韩国公,自己把事情办得特别的糟。
    完全不顾人的生死,与上位的各项主张,背道而驰。
    现在大明都已经建国这么多年,各处都已趋于平定了。
    他还玩乱世上一套。
    肯定是不成的。
    上一次在中都城上,真论起来上位已经是给了韩国公,留了很大的面子。
    不然就韩国公闹出来的那些事儿,只怕免死铁牌也保不住他!
    可最终,上位只是停止修建中度,并将他那作恶多端的侄子,外甥解决了事。
    并没有在在其余方面对他动手。
    就上位的性格,这样处置,真的是给了他天大的脸面了!
    韩国公应该兜着!
    相信经过了中都城的那一次事后,韩国公那边应该也能够认清现实。
    知道事情该怎么做,不会再乱来。
    作为老早跟着上位做事的人,韩国公李善长,这点觉悟应该是有的……
    ……
    “哈哈,二姑父!
    这次的事儿,做的是真痛快!
    江阴侯吴良,性格可是有些霸道,不是个吃亏的主。
    从明月楼那里被压下了风头,到后面他又弄出琉璃来做事情,就能看得出来。
    这人挺记仇的。
    我听人说,吴良这几日那可是得意的很。
    走路带风,请了一些人到他府上去吃酒了。
    言辞之间,对灵犀阁,对咱们两个可有些不客气。
    尾巴都要翘到天上了。
    觉得咱们这边,绝对没有办法对付他。
    结果二姑父你这里的琉璃,往灵犀阁那里一放,直接就将这狗东西给整的,再说不出什么话来。
    听说吴良这狗东西,最近几天都在家里面窝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了。
    有人前去拜访他,他都生病,不见人了。
    哈哈,这狗东西的脸,都被二姑父咱们给打肿了!
    想想就让人觉得解气!”
    双水村这里,李景隆望着梅殷乐呵呵的说道,整个人神采飞扬,心情是前所未有的好。
    梅殷的听到了李景隆所说的这些话后,也忍不住露出笑容来。
    这等情景,想想也确实有趣。
    梅殷不是一个喜欢惹事的人,可不惹事,并不代表着就怕事。
    有人若是招惹到他的头上来了。
    那他这边自然不会太客气。
    “不过二姑父,吴良这狗东西,一向嚣张跋扈惯了。
    这次吃了个这么大的亏,只怕不会轻易善罢甘休。
    接下来,弄不好就会做出一些事情来。
    还是需要小心防着一些。”
    不过说是这么说,李景隆倒也没有太把吴良给看得太重。
    别人怕他吴良一门双侯,他不怕。
    他家可是一门双国公,靠山硬的很!
    吴良的吴家,和他们家比起来,还差得远!
    当然,更重要的是,上一次二姑父就海禁以及市舶司的事,对舅爷死谏的时候,李景隆就在这里站着。
    将这些都给收入眼中。
    这事儿自然不是冲着吴良去的,但是这吴祯吴良兄弟二人,在海禁,关闭市舶司的事情里,都脱不了干系。
    从舅爷当时的反应,就能看得出来,这兄弟二人是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了。
    依照舅爷的性格,绝对不会放过他们!
    这时候之所以他们还没事儿,那是因为舅爷还没有对他们动手,有着一些别方面的考虑。
    今后一定会给他们算账。
    有他们的好日子过!
    所以从这上面来算,这吴良其实已经差不多是一个死人了,没什么威胁。
    李景隆和梅殷在这里说了一些话后离去。
    而梅殷则站在猪圈边上,去看猪圈里的老母猪。
    此时圈里面的老母猪,肚子已经大起来了。
    再过上几个月,老母猪就要生崽子了。
    第一批荣昌猪就能新鲜出炉。
    梅殷到现在还记得,之前曾有官府的人来,说要对村里的养猪进行排名。
    谁养的猪不好,最后都是要加倍服劳役。
    不知道这个比拼还算不算数。
    梅殷又岂能看不出来,这事儿绝对是朱元璋安排下的。
    本身就是针对着自己而来。
    依照自己所获得的养猪知识,还有这荣昌猪的种子。
    接下来输的肯定不是自己。
    老朱的打算,肯定会落空。
    到那时,看到了自己这边养出来的,很是肥硕,比现在的猪足足能大上一圈的荣昌猪。
    朱元璋也不知会是一个什么心情。
    想来心情多少是有些酸爽的。
    如此一想,梅殷倒是有些想要时间过得快一些,赶紧来到那一天。
    当然,他作为朱元璋的女婿,那肯定不是为了看自己的老丈人,被震惊的目瞪口呆,酸爽无比的样子。
    他可是一个孝顺的人,才不会干这种事。
    他就是为了给自己的老丈人送一份惊喜,仅此而已。
    绝对没有更多的想法。
    真的!!
    把猪喂好,梅殷又一次下了地。
    红薯长得更加旺盛了,也不知道是地里第一次种红薯的原因。
    还是说系统所奖励的红薯秧苗,本身就是品质极好的那种。
    反正长得是很旺盛。
    且一些接触地面的红薯藤上,也生了根。
    看看这红薯藤的长度,梅殷觉得自己这边,已经可以用红薯藤来种出更多的红薯了。
    不过在这样做之前,他这里需要有一定的正当理由,来做这件事儿,才能使得其比较合情合理。
    不至于太过于突兀,引起别人的怀疑。
    合情合理的理由,梅殷自然是想出来了。
    那就是把下面结的红薯给扒出来一些。
    确认了这东西好吃之后,再扩大种植面积。
    如此就能顺理成章了。
    只不过现在下面的红薯,还是有些太小。
    需再等上一些日子才行。
    不过,这日子也不用等太久。
    最多半个月就差不多了。
    到了那时,双水村的这些人,甚至于包括朱元璋在内,都等着接受来自于红薯的震撼吧!
    红薯这东西,今后必然会给大明带来很深的影响!
    况且,红薯不仅仅可以蒸着吃,煮着吃,做稀饭吃。
    还可以弄出淀粉来,做成粉条。
    那当真是美味无比。
    还可以把红薯切片,晒成红薯干,煮红薯干吃。
    也可以把红薯干磨成红薯面……
    通过晒红薯干,或者做粉条,可以完美的解决红薯不耐储存的缺点……
    【模拟器冷却期已经结束……】
    武英殿内,听到这样的声音响起之后。
    朱元璋马上就放下手中朱笔,立刻打开了模拟器。
    看到了上面所显示出来的消息后,不等系统把话说完,就立刻选择了模拟皇长孙朱雄英的人生。
    带着满心的期待,观看他家大孙子,在今后当了皇帝,都能干出什么事儿来。
    想来一定不会让自己失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