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戏耍。
    这种感觉,简直是别提了!
    要比梅殷当众对他进行死谏,来的更加难受。
    短短时间里,朱元璋的面色已经变了数变。
    变的阴沉无比。
    浓郁的杀意,从他身上散发而出。
    让他这个时候,只想把很多人都给砍了!
    通过梅殷的这一番话,他也想明白了。
    海禁这个规定,根本禁不住那些有门路的人。
    只能限制住一些寻常人而已。
    实行了海禁,只会让大明的官方不能下场。
    把众多赚钱的生意,留给那些从元朝时就开始做的人。
    让他们去做去经营。
    后面有一些人想要加入,只怕也没有那么简单。
    最为关键的是,这些狗东西赚了那么多的钱,也不向大明交一分的税。
    也不念自己的情。
    只会觉得自己这个当皇帝的愚蠢,好糊弄!
    从元朝后期开始,市舶司就已经赚不到钱了。
    这样赚钱的生意,肯定不会停止的。
    只能是有很多人绕过了市舶司,进行走私。
    在自己的大明,这么多人知道自己脾气不好,还敢在这等事情上上下其手,糊弄自己。
    让自己实行海禁。
    那自然不可能说,他们费了这么大的力气,完成了这件事儿,就变得老老实实。
    也遵守海禁这个规定了。
    根本不可能!
    走私只会更加猖獗,只会赚取更多的利益!
    不然又怎么能够对得起他们冒这么大的风险?
    这些事儿,越想越是生气,越想越是有一种,深深的羞辱之感!
    李景隆,马皇后这个时候心中的想法,也同样特别的多。
    同样被梅殷所说的这话给震动不已。
    马皇后不用多说,是个十足的聪明人。
    虽然不怎么插手政务,但并不代表有些事,她就看不明白。
    常言道响鼓不用重捶。
    马皇后这等聪明的人,在很多事情上自然也是一点就透。
    更不用说梅殷这个时候,当着她们的面对朱元璋进行死谏,说出了这么多的话。
    那妥妥是用的重捶。
    捶的又凶又猛。
    在这种情况之下,她自然而然便能想到很多事情。
    她本身人就聪明,再加上又身居高位。
    虽不怎么关心政事,但有很多的消息,还是能够知道的。
    如此再一联想,有些事情便已经呼之欲出。
    知道在这一次的事情上,倘若梅殷说的都为真。
    那么这一次的事就小不了。
    太恶劣了!
    重八被骗的很惨!
    依照重八的脾气,只怕忍不下去。
    这一次的事,一个弄不好就会拔出萝卜带出泥。
    继废弃中都城,以及处死廖永忠之后,大明的朝堂只怕又要震一震了了!
    这等事,也不知是好是坏……
    但有一点马皇后能够确认,那就是这次的事,对于重八而言,绝对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而李景隆也同样是心里面震动!
    哪怕平日里他不怎么靠谱,让很多人觉得他是个纨绔子。
    但终究还和真正的纨绔子不同。
    有他爷爷李贞,以及曹国公李文忠在。
    李景隆在一些事情上,还是能够看明白的。
    至少他有自知之明。
    站在这里把话听完,又见到了自己舅爷的反应。
    再想想二姑所说的这些事情,李景隆的一颗心就忍不住的为之狂跳起来。
    二姑父如今在海禁的事情上,进行死谏,只怕是一杆子捅到了马蜂窝!
    而且这个马蜂窝,还是特别大,里面住着的马蜂特别多,特别凶的那种!
    不比在中都城上的事情小!
    甚至于,要比中都城上的事儿还要大!
    中都城的事,所牵扯的只是以韩国公李善长为首的一部分勋贵。
    可这一次关于海禁,以及市舶司的事情。
    那牵扯的可就太多了!
    听了二姑父所说的那些话,李景隆已经知道,市舶司的利润,简直是大的吓人!
    这么大的利润,那肯定不是几个人就能吃下来的。
    从地方到朝堂,肯定会有一大票的人存在。
    不然的话,也不可能把这个事给做得那么完美。
    若非今日二姑父提及,在这事情上对舅爷进行了死谏,将其捅破。
    就连舅爷一样是被蒙在鼓里,什么都不知道!
    而自己更是对这方面没有任何的涉猎。
    同样不知道,那看起来像笑话一样的市舶司,在之前竟然那么的辉煌!
    背后竟然牵扯了那么多的利益!
    那么多的人!
    看看舅爷的面色,就能够知道,这次舅爷回去后,想要让舅爷善罢甘休,只怕没那么简单。
    一个弄不好,就要掀起很大的波澜!
    必然会有人要倒霉!
    而捅出这关键的一杆,搅动天下风云的人,便是这个在双水村这里,种种田喂喂猪,看起来与世无争的二姑父。
    这种事情,不能往深处想。
    越往深处想,就越是让人觉得头皮发麻。
    这里面的牵扯实在太深了!
    平心而论,就算是他李景隆这样的身份,在知道了市舶司以及海禁里面的门门道道。
    想要让他站出来,把这事情给捅出去。
    他也会犹豫。
    只怕最终的结果,是权衡再三之后,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没有看到。
    这事的牵扯的人太多,水太深。
    一不留神就容易把人给淹死!
    哪怕是他爹是李文忠,他爷爷是当今皇帝的姐夫,也是活着的唯一平辈的亲人。
    他也不太敢做这件事儿。
    真做了,那得罪的人可就太多了!
    也太招人恨了!
    可是现在,二姑父就是把这事做了。
    不仅仅把这事做了,为了做这事,还直接对舅爷进行了死谏!!
    这是什么胆子?
    又有多大的担当!
    该有多大的气魄,才能够又一次在这等事情上出手?
    不计得失,不计荣辱!
    李景隆原本的时候,经过这些时间的接触,对于梅殷这个二姑父,就已经是很信服了。
    现在有了这一遭后,对梅殷这个二姑父,就更加的敬佩了。
    敬服的同时,也不由得在想,二姑父到底是为了什么,才做出这等多少人就算是知道,也不愿意去沾染的事儿?
    若二姑父身后有着诸多的势力纠缠,他是某一帮某一派中的人。
    为了寻求某些利益,那此时豁得出去,也能让人理解。
    可是,这么长时间的相处下来,李景隆对于这个二姑父,知道的很清楚。
    知道二姑父的身世特别的干净。
    并没有和别的人,有太深的纠缠。
    最大的纠缠,大概就是梅思祖,以及梅殷这个同族。
    只不过,在二姑父对中都城的事儿进行死谏后,二姑父就已经和梅家人一刀两断了。
    和他们再无纠葛。
    二姑父年纪不大,根基不牢。
    在斩断了和梅家之间的联系之后,和其余人的联系,就基本上是没了。
    也就是和自己,以及和二姑和舅爷他们这些人才有联系。
    不论是自己,还是二表姑等人,也都完全不需要二姑父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挣什么利益。
    况且二姑父在决定做这些事之前,也完全没有给他们有过任何的商量。
    他们也都是等到事到临头之时,才知道二姑父要这样干!
    刨除了这些为了私人的利益,才做出这等石破天惊的事后。
    那么到了此时,结果只剩下了一个。
    那就是二姑父品行高洁,心忧大明,心系天下。
    心里面有着大明江山社稷。
    有着天下黎民。
    为了能够让大明变得更好,让众多百姓,不至于本就艰难的生活,变得雪上加霜。
    他愿意站出来出这个头。
    愿意为了把这个事情给做成,不惜一切对舅爷进行死谏。
    冒着被舅爷,给直接砍死的巨大风险,也要把这个事情给做了!
    让舅爷知道这里面的门门道道,知道他被人骗的有多惨。
    哪怕是这件事情所牵扯的人很多,涉及的利益也非常大,水特别深。
    一不留神就会被淹死,他还是站了出来,要做这件事,
    还做的义无反顾。
    在想到这些之后,李景隆望向梅殷的目光都变了。
    像是在看一个圣人。
    一个他只在别人口中听到,在一些书上面,才能看到的圣人!
    二姑父当真是太伟大了!
    也是这个时候,李景隆对于自己爷爷在此之前,把自己给安排到双水村这边,和二姑父相伴,打好和二姑父之间交情的举动,感到越发的佩服起来。
    姜果然还是老的辣!
    自己爷爷目光如炬,慧眼识珠!
    早在之前,就已经看出来了二姑父的不平凡。
    这一刻,李景隆脑补的特别多……
    又看看那抱着二表姑,依旧盯着盯着舅爷,一副还要和舅爷强硬到底的二姑父。
    只觉得自己的灵魂都要升华了。
    二姑父,不愧是二姑父!
    不愧是当代诤臣!
    千古人镜魏征,大约也不过如此了吧!
    或许,把魏征放到二姑父的这个位置上,魏征也做不到如同二姑父这般。
    毕竟魏征家室可不小,背后牵扯的利益也不少。
    最为关键的是,唐太宗李世民,论起这脾气性格,可要比自己这脾气暴躁,说砍人就砍人的舅爷,差的太远。
    危险程度要低上很多。
    “陛下,你现在不说你的海禁之策好了吧?
    是不是觉得自己在这海禁之策上面就是一个蠢蛋?
    就是被人给耍的团团转?
    心里面是不是特别难受?
    您可是英明神武,掌控全局的洪武大帝啊!
    可结果……呵呵……”
    就在众人心思复杂,深感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时,梅殷又一次望着朱元璋开了口。
    说出来的话,那是相当的不客气。
    尤其是结合着朱元璋此时的心境,可以说,简直是把嘲讽给拉满了!
第一三七章 朱元璋受打击:梅殷说的竟然都是真的?自己真成蠢蛋了-->>(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