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了!
    让刘伯温顶上来都不是没有可能。
    “胡相,你作为丞相,替咱看着百官,中书省总领天下政务。
    可有些事儿,做的可不怎么行啊!”
    朱元璋望着胡惟庸悠悠的说道。
    一听朱元璋这话,胡惟庸顿时就绷不住了。
    心里面那叫一个难受。
    他做出了这么多的事儿,所为的是什么?
    为的不就是想要取得朱元璋的信任,稳固他的相权。
    可结果现在,却弄巧成拙,偷鸡不成蚀把米。
    心中虽然极度不舍,却还是立刻叩首:
    “上位,臣辜负了上位您的信任。
    臣做事儿确实不行。
    臣能力有限,无法承担重任。
    居于丞相之位,实在是愧对陛下信任,臣……请辞。”
    对于胡惟庸而言,辞掉丞相简直要和杀了他一样难受。
    不过就目前而言,他就算再不舍也只能把丞相之位给辞掉了。
    不请辞的话,就朱元璋的脾气,很有可能会把他给砍死!
    所以,还是先保命的好。
    朱元璋坐在那里,看着叩拜于地的胡惟庸没有说话。
    武英殿内陷入到了一片死寂之中。
    胡惟庸趴在地上一动不动,一颗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儿。
    心中满是苦涩。
    就看朱元璋此时的反应,自己这次,宰相绝对做不成了。
    只怕不仅仅做不成宰相,一个弄不好还会被朱元璋治罪。
    连李善长那样大面子的人,上位都能治罪,就更不要说是他了。
    满是紧张的等了好一阵儿,朱元璋才开口道:“起来吧。
    这个丞相,还得胡相你接着做。
    胡相你的能力还是可以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咱不能因为你的一些过错,就否认了你的功绩。
    这些年来,胡相你在中书省做的还不错。
    不过今后做事情时,要再多用一些心。
    只好好的做事就行。
    别掺杂那么多的小心思。”
    听朱元璋的话,胡惟庸只觉得是喜从天降。
    剧烈的欣喜冲击之下,人都出现了一瞬的呆愣。
    话说,这次他都已经做好了,丢掉宰相位置的准备。
    哪能想到,竟是一切如旧。
    “臣叩谢上位!
    上位厚恩,臣无以为报。
    今后唯有肝脑涂地,以报陛下!”
    胡惟庸伏地叩首,感激涕零。
    “不过,对于胡相你的惩罚,也不能少。”
    朱元璋不理会胡惟庸的叩首谢恩,又望着胡惟庸说了这么一句话。
    一句话说出,倒是令的正在谢恩的胡惟庸有些卡壳。
    这事不是已经就此过去了吗?怎么还要罚?
    愣神之后,刚刚放下去的心也又一次的提了起来。
    只怕……这惩罚肯定不会太简单了。
    “就罚俸半年吧。”
    朱元璋的声音响了起来。
    胡惟庸闻言,长松一口气。
    虽然这半年的俸禄确实不少,不过和别的相比,这个惩罚还真的不算什么。
    毕竟他胡惟庸,也并不指望着俸禄吃饭。
    还是有着不少来的钱门路。
    当下便连忙再次叩首谢恩。
    “行了,胡相出去接着做事情吧。
    不要辜负了咱,也不要忘记了咱对你说的话。”
    胡惟庸感激涕零,又一次满是诚恳的做出了保证,这才退了出去。
    走出武英殿后,被风一吹,只觉得遍体生寒。
    却原来不知不觉间,身上的衣服都被汗打湿了!
    胡惟庸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这朱重八,一旦发起怒来还真的是可怕!
    一番连敲带打下来,让胡惟庸这种人,都觉得心中畏惧。
    又想起这一次的事儿,依旧是满心不解,如在梦中。
    虽然至关重要的一点儿,他已经明白了,是刘伯温那家伙所有的信都有留底,才导致自己的绝杀功败垂成。
    不仅如此,还被刘伯温给反杀了!
    可是,还是有些地方,让他想不明白。
    按照他对刘伯温的了解,依照刘伯温的性格。
    在这一次的事情发生之后,他不是会在家里老老实实呆着,不去见朱元璋的吗?
    怎么突然间就转变了性格,又去找朱元璋说这事儿了?
    这刘伯温,怎么不按常理出牌?
    这是刘伯温自己想要这么做的,还是说是刘伯温得到了别人的指点?
    如此想着,胡惟庸忽然间想起,前些时间得到消息,说是刘伯温前去了双水村。
    去见了驸马梅殷。
    莫非……是这驸马梅殷给刘伯温支了招?指点了一番?
    这个念头在心中出现后,令胡惟庸的心,都不由猛的跳了跳!
    不过随后,又笑着摇了摇头,将这个想法从脑海当中给抛了出去。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刘伯温前去见梅殷之时,自己还没有对刘伯温发难。
    一切只是停留在计划之中,根本就没有把这事往外说。
    那梅殷又怎么可能,提前察觉到自己想要做什么?
    并且还能给出破局之法?
    梅殷根本就没那么大能耐!
    他若是有这么大能耐,这么多年下来,不可能只取得现在的这种成就。
    早就锋芒毕露了!
    这可是刘伯温!
    向来都只有刘伯温指点别人的份,哪里会有别人来指点刘伯温的份?
    就算是别人指点刘伯温,那也轮不到梅殷那样一个毛头小子,年轻人。
    胡惟庸根本就不相信,这事是梅殷弄出来的。
    不愿意相信,自己会在最为得意的事情上,输给那样一个年轻人。
    自己或许会比不上刘伯温,可是梅殷这种阿猫阿狗,给他比起来还是差太远了。
    所以这事儿,绝对还是刘伯温弄出来的。
    虽然事情很出人意料,可若是做出这事的人,是刘伯温的话,那再仔细想想,好像倒也没有那么让人不能接受。
    败在刘伯温的手上,胡惟庸心里还好受一些。
    若是败在梅殷手上,他根本就接受不了这样的一个结果……
    返回中书省的路上,胡惟庸忍不住深吸一口气。
    这刘伯温,还真的不好对付!
    今后,自己也需打起十二分精神来。
    这一次这必死之局,被那家伙躲了过去。
    今后再想找办法解决他,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
    武英殿内,胡惟庸离开之后,朱元璋没有让任何人进来。
    他坐在那里,目光阴沉,双目之中满是杀机!
    和之前胡惟庸在的时候,反应完全不同。
    胡惟庸这狗东西,还当真是狼子野心!
    竟然敢这等事情上动手脚!
    妄图欺骗自己,利用自己除掉刘伯温!
    看来,自己从模拟器上所得知的,胡惟庸在今后将会造反这事儿都是真的,没有冤枉他。
    这一次的事,还不仅仅只是胡惟庸的事。
    只怕亲军都尉府里,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没有见到刘伯温所留的、写给廖永忠信件的留底时,朱元璋还不觉得有什么。
    在见到了留底之后,朱元璋心中满是警觉。
    朱元璋不相信,一切都是那么的巧合。
    廖权把刘伯温的那些信给烧了,烧还不烧完,只烧了一部分。
    明明无关紧要的信,经过这样的处理之后,却变得处处都是疑点。
    把自己往刘伯温身上引。
    这次前去抄家,是亲军都尉府的人动的手。
    亲军都尉府责任重大。
    不仅担负着重要的责任,甚至于连皇宫的安保等诸多的事情也都由他们负责。
    如今,在这件事情上出现了这样的巧合。
    亲军都尉府里的有些人,也是靠不住了。
    有些人养不熟,要吃里扒外了!
    亲军都尉府,本是自己培养起来,握在手里的一把刀,一面盾牌。
    可现在,里面的一些人,却有了他们自己的想法。
    想要蒙蔽自己这个握刀之人!
    其心可诛!
    亲军都尉府,看来也该动一动了!
    要清理出一部分人,让其变得更为纯粹才行!
    ……
    “二妹夫,这……我真的没有听错?
    你是真的准备用琉璃来封窗子?”
    双水村这里,吸了一口凉气的燕王朱棣,抬头望着梅殷出声询问,满满的都是震撼和不可置信。
    这也事,太过于奢侈了!
    李景隆也同样是目瞪口呆。
    一直以来,李景隆都觉得自己花钱办事儿够奢侈的。
    现在和二姑父的一比,发现平日里生活并不奢靡的二姑父,真的花起钱来,要远远超过自己!
    和二姑父相比,自己简直差远了!
    虽然自己的秦淮河上,没少挥霍钱财。
    可却没有想过,把这么大的窗子,都给弄成琉璃的。
    这玩意儿……该花多少钱啊!
    “四哥,你没听错啊。
    我就是准备用琉璃来封窗子。”
    “嘶……”
    听到梅殷说出这话之后,朱棣和李景隆两人,又一次齐齐抽了一口凉气。
    他……他竟然是认真的?!
    这事情也太过于惊人了!
    “四哥,大侄子,别这么看着我,不过是用琉璃来做窗户而已,这很正常的好吧。”
    用琉璃做窗户正常?
    这怎么可能会正常!
    梅殷还不如不解释。
    这一解释,就让李景隆和朱棣二人的眼睛瞪得更大了。
    总觉得自己二人,和梅殷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
    琉璃这玩意儿有多贵啊!
    他们可深有感触。
    只要是琉璃制品,那都是天价。
    简直是奢侈品里的奢侈品。
    香皂和其比起来,差的简直不要太多!
    一个小小的琉璃珠子,比那些宝石都还要贵。
    还用琉璃做窗户正常?
    怎么可能!
    
第一二五章 梅殷竟然连这个都会?!不可能!-->>(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