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梅殷的身上。
    等待着他说出结果来。
    甚至于包括站在不远处,在那里装木桩子的刘英,都忍不住的抬起头来。
    看着梅殷,等待着从梅殷口中得出一个数字。
    一个肯定大的很吓人的数字!
    “一百三十一万,零七百二十人!”
    等待了片刻之后,梅殷说出了最终的结果。
    当他说出这个数字之后,场面顿时又一次变得寂静的吓人!
    在场几人,很明显都被这个数量给吓到了。
    张口结舌。
    唯有梅殷没有受到影响,还在这里动手称米。
    这一次,他不再是从袋子里面往外舀米进行称重了。
    而是直接称那大半袋的米。
    称量之后,从中舀出了七八斤米。
    剩下的连同袋子,都给放在了第十个方格内。
    袋子里的米,也没有再往外倒。
    因为倒出来的话,那个两尺见方的格子,显然已经容纳不下这六十多斤的米。
    “到了第十一代,每个人还假设他们平均生四个儿子,那么就是……五百二十四万两千八百八十个人!”
    说罢之后,梅殷伸手拍了拍,显得有些呆滞的李景隆。
    让他和自己一起到屋子里面,抬出来了几袋米,称重之后,将其摞着放在了第十一个方格内。
    这个时候,场面已经非常的寂静了。
    但梅殷的声音却还在继续响起,给这些人带来,来自于指数级增长的震撼。
    “到了第十二代时,宗室人数为……
    两千零九百七十万,一千五百二十人!”
    “轰!!”
    当梅殷说出这样的一个数字之后,那简直如同一道惊雷一样,突然之间,就在几人心中炸裂。
    一个个,都面露出了极其震惊,不可置信的神色。
    就连那之前,一直杀意涌动,想要把梅殷给刀了的朱元璋,都是忍不住的面露震惊。
    身体都止不住的晃了晃……
    面色显得有些苍白。
    眼中都快没了焦距!
    这一次的冲击,对于他而言是真的大!
    简直是大没边了!
    谁能想到,如今连他自己,带儿子,才是那么点人。
    一代一代的生下去,才只不过是到了第十二代。
    自己的子孙,就能达到恐怖的两千多万人!!
    这是什么概念?!
    这完全超出了朱元璋固有的认知!
    将他整个人,都给听傻了眼!
    而梅殷在说出这个数字之后,还没有再招呼同样傻了的李景隆,到屋子里面和他往外抬米了。
    哪怕梅殷深知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道理。
    家里囤的粮食不少。
    可也没有那么多的米可用了。
    不过,此时仅仅感受一下,这安静至极的气氛。
    再看看那几个,完全呆滞的人,梅殷觉得到了现在,也没有必要再弄米,往格子里面摆,对朱元璋进行冲击了。
    只现在的效果,就已经足够强烈了!
    朱元璋站在这里,看着那些被梅殷画出来的格子,以及格子里面的米。
    神色呆滞。
    脑海当中,梅殷所说出的两千多万的数字,在一直的盘旋。
    明明第一个格子里面只有一粒,第二个格子里面只有二十粒,第三个格子里只有八十粒米。
    明明只有这么点儿。
    怎么到了第十二个格子,就直接来到了两千多万了??
    这……怎么会如此?
    看着那格子里,最开始少的可怜,并不显眼的米。
    再到第十一个格子里,直接变成了三袋子的米。
    朱元璋只觉得自己脑瓜子在嗡嗡作响。
    之前梅殷说大明的宗室,会有几十万,甚至于上百万时,朱元璋是说什么都不相信。
    只觉得梅殷是在那里胡扯。
    现在,他们朱家人丁单薄的厉害。
    繁衍下去,今后能有几千,上万人,他就觉得已经是非常多了。
    怎么可能会如同梅殷所说的几十万人?
    可是现在,随着梅殷一粒粒的米摆出来之后。
    朱元璋固有的认知,一下子就被轰击了一个粉碎!
    遭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哪怕到现在,他都觉得非常的懵。
    想不明白为什么才那么点人,一个人生四个儿子,一代代的下去,到后面居然会有这么多的后代!
    当真令人感到无比的恐怖!
    而这才仅仅只是第十二代!
    那如果是第十三代,第十四代,第十五代呢?
    这样算下去,自己大明的宗室,又有多少?
    自己大明的朝廷,每年又需要弄出多少的钱粮,去供养大明的宗室?!
    这个问题,他不敢去细想。
    只要稍微的一想,朱元璋就觉得头皮发麻!
    结果这个时候,梅殷的声音又一次响了起来。
    “当然,现在所算的,只是一种理想化的数字。
    真实的情况,肯定会和现在的结果,有着很大的出入。
    比如,有的人生不到四个儿子,也比如有的人,到了后面会因为种种原因而绝嗣。
    也有人所生的儿子,会超过四个。
    或者是因为疾病,或者是一些其余的意外,导致一些人的一些儿子,还没有成年就不幸夭折,没有留下后代。
    还有,因为各自成亲的时间不一样,养育儿子的时间不一样。
    导致同一辈分的人,不可能同时都生活在同一个时代。
    但可以肯定的是,哪怕刨除了各种方面的意外,只需要多经历上几代人,大明宗室的数量,都将会达到一个极为恐怖的地步!”
    梅殷的声音缓缓响起,给朱元璋,以及在场的其余人做着解释。
    现在,看看格子里面那以恐怖速度增长的米,再想想第十二代就有两千多万人的数字。
    在场的这些人,这个时候再也没有一个,觉得梅殷之前所说的,大明到了后期,宗室会达到十几万,几十万,甚至于上百万数量,是一个笑话。
    是在胡扯了!
    就算是情绪最为激动,被梅殷的一番死谏,给顶撞的心里难受的朱元璋。
    这个时候也都不吭声了。
    虽然梅殷所说的这些具体问题,确实存在。
    今后宗室的数量,不可能和现在算出来的数字对上。
    可通过这样的一番计算,也能让他们直观的感受到,一代代的繁衍下去,大明宗室的数量,会增加到何等程度!
    虽不知具体数量数目,但却也知道,绝对很恐怖!
    远超在场所有众人,之前的想象!
    而且,梅殷在进行计算之时,还一直只算的是儿子,没有算女儿的数量。
    若是把公主,郡主等这些人都给算上。
    那需要朝廷供养的,宗室之人的数量将会更多!
    越想,越觉得震撼。
    越想,越是心惊!
    这个时候,朱元璋根本就不想去算,这些一代代的人里,有多少亲王,多少郡王!
    又有多少辅国将军,镇国将军什么的了。
    因为当宗室的数量,达到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之时。
    只按最低等的供养标准来算,那所得出来的,也必然会是一个极其恐怖的数值!
    甚至于会大到,远远超过大明朝廷一年的收入!
    之前还一直嫌自己儿子少,觉得自己家人丁单薄的朱元璋,到了这个时候,再也不觉得自己家人丁单薄了!
    只需要短短十二代!
    短短十二代,就有这么多人!
    而且,这里面若是再算上一些比较长寿的人,出现四世同堂,甚至于五世同堂的情况。
    那么,这人数也将会变得更多。
    一时之间,场面变得极其的安静。
    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被这庞大的数字,给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原来,梅殷说的都是真的!
    原来他说宗室到了后面,按照现在的宗室供养制度去算的话,将会成为巨大的吸血虫,趴在大明身上吸血。
    会成为一个庞大的负担,压的大明喘不过气来,居然都是真的!
    居然没有一句话是假的!
    有这么多人需要大明朝廷进行供养,那今后大明的朝廷,别的什么事都不用做了。
    只把每年从各地收上来的赋税分给他的子孙后代们,让他们去生活也就是了!
    之前,一直觉得给自己所制定的宗室俸禄标准,并没有那么高,很合理的朱元璋。
    这个时候,再也不觉得合理了。
    只觉得心中惊悚无比!
    想想这样的景象,朱元璋就觉得头皮发麻,被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虽然他也想要让自己的子孙后代享福。
    但是,这也是有限度的。
    他从来没有想过,要让自己的子孙后代把大明给吸干!
    朱元璋站在这里,半晌都说不出话来。
    而宁国公主,也同样是无比的呆滞。
    但呆滞过后,心里却生出了巨大的惊喜!
    情绪到了此时,已经有了极大的变化。
    望着梅殷的目光都变了,带着星星。
    原来……原来自己的夫君,在听到父皇说,要给自己庄子之后,非但不上前谢恩,还直接望着父皇进行了死谏。
    并不是说他要故意顶撞父皇,也不是说他不懂人情世故。
    而是因为,夫
第一一二章 朱元璋人傻了:咱大明的宗室,竟然真能达到几十万之多!-->>(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