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建议,马上向武国朝堂求和。”
“臣附议。”
“臣也附议。”
诸多大臣请求。
但董玄麟拓、跋艳孙等军中大臣的脸色却不是很好看,他们作为大周的武将,最不愿意听到的就是求和之类的话语。
可是,他们在朝堂上的话语权,确实没有这般文臣有作用。
更重要的是,大周的军队没有取得优势,没有按照计划,打入武国境内。
所以,他们哪怕是要据理力争,都显得有些底气不足。
周龙云的脸上毫无变化,他在听到这些文臣们的提议后,摇头道:“此事绝无求和的可能。”
此话一出,朝堂不出意外的炸锅。
大家对周龙云的这种态度十分的不满意。
“我大周还有一战之力。”宇文惊鸿开口说道。
“还有一个屁的战斗力!”一位御史台的御史大夫当即怒骂:“朝堂给了你们最好的军备物资,让你们统帅最强的军队,而你们做了什么?”
“物资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人也死了不少,可是结果呢?别说是打入到武国境内,就连刚开始的时候占领的几座城池,都被对方抢了回去,如今更是被对方像撵狗一样的撵了回来,你们怎么还有脸说自己有一战之力的?”
论到嘴皮子上的功夫,武将们自然是不如这些文臣的,特别是在骂人这一方面。
徐离玮、占德明、冼藤志、涂哲郎、路醇、麦振威、元建树等诸位将军很是气愤。
他们在外面打生打死,但朝堂的这些文官官员却并不如此觉得他们辛苦,反而觉得他们并没有什么功绩。
虽然情况也的确是如此,可是被人全盘否定的时候,他们心里还是极不舒服。
于是,这几位将军都将目光看成了一直没有说话的拓跋艳孙和董玄麟。
如今军方就靠他们这两位撑起来的,他们如果不发表意见,其余的诸位将军是当然不敢开口的。
拓跋彦孙和董玄麟之所以没有开口,是因为他们都很清楚陛下的想法。
以周龙云的强势和骄傲,是断然不允许求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