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20章 五皇子的转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的人会老,会干不动,会退休。

    中年顶上去,新生代成为主力。

    人才是有一定的流逝。

    因此,这些老师傅也必须要利用起来,他们或许不会读书,不会认字。

    但他们丰富的经验,却是无论如何都买不到的。

    这种想法和理念,李韵也是颇为认同的。

    因此,他回来后,基本上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这里。

    学院选址后,各种购买原材料的事情他都坐镇,亲自把关。

    毕竟关系到以后禹州的发展。

    而且,李韵也需要这一份经验,他想知道,这学院到底是如何建造起来的?

    只有了解和掌控其中的细节,以后才能更好的规划。

    在收到李昭的钱财和粮食后,李韵立即调拨过来。

    反正他们禹州的运河段马上在年底就能完成了,速度和效率远超其余几州。

    剩下的精力主要就是放在修路、建造学院、开垦田地、培育粮种以及建造水库上。

    这些基本上都是同时进行的,但也有主次之分。

    李韵觉得最重要的就是修路和学院。

    毕竟明年下半年就可以正式招生开学了,各种事情都要准备妥帖。

    他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因此想学一学。

    万一有疏漏的,也好及时找李昭请教。

    学院场地上,无数木材堆积如山。

    沙土、岩石、砖瓦等等,都一应俱全。

    工人们分工合作,打地基的打地基,开始做工的做工。

    这片区域的木匠、瓦匠是最多的。

    李韵一边学习,一边视察,有时候也会上去搭把手。

    眼看着学院的雏形已经出现了,李韵心里要说不激动是假的。

    可他也清楚,即便是学院开始招生后,孩子们学习成才也是需要时间的。

    之前他不懂,为何李昭干这些事情如此起劲。

    如今他懂了,这种期待感真的不要太强烈。

    若是有朝一日,自己也能看着无数成才的学子从学院中走出,然后为整个禹州,整个国家出力,那该是何等的欣慰?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