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三章 欧战爆发(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失望。

    1934年8月,希-特勒软硬兼施,在奥地利的亲德分子和纳粹分子的帮助下,兵不血刃占领了奥地利,走出了他在中欧侵略扩张的第一步。英法两国对希-特勒的这一行动又只是听之任之。法国毫无表示,英国只是由驻德大使提出抗议了事,苏联政府发表声明进行谴责,并要求召开国际会议讨论制止德国侵略的措施,但遭西方国家拒绝。此时,苏联刚刚恢复不久,实力比姬庆那个时空差的远了,现在也只能抗议两声罢了。(看小说就到叶子·悠~悠www.YZuU.CoM)

    吞并了奥地利之后,希-特勒就策划向捷克斯洛伐克开刀。他瞄准英法等国不愿为捷克斯洛伐克承担战争风险的心理,利用纳粹党培植的苏台德德意志党人充当侵占捷克斯洛伐克的马前卒,通过1934年10月30日凌晨英、法、德、意四国首脑签署的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一枪未发地又把苏台德地区占为德国所有。1934年12月,希-特勒又撕毁了慕尼黑协定,兵不血刃地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

    对希-特勒的这一行径,英法除了提出口头抗议,并没有采取任何重大措施。不仅是因为“绥靖”政策,更是因为西方各国的经济危机也才刚刚的缓解,根本无力应对这些。关键的是,中国的崛起越来越让西方各国侧目,德国折腾,还不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虽然苏联现在弱了很多,但也是欧洲的一个大国,人口过亿,关键的是苏联已经完成了工业国家的转遍,还保留着过半的工业设施。所以,西方各国还是把苏联排在中国之后的第二大潜在敌对国家。因此,英法的“绥靖”政策一直都是存在的。而在欧洲,牵制苏联这个工作只能德国来。

    从这里,就能看出姬庆止步乌拉尔山沿线决定的英明之处了。否则灭了苏联,痛快是痛快,但是估计英法直接会给德国解锁,让德国牵制中国。

    现在保留了苏联,可以说是姬庆牵制英法的一个手段,更重要的是,让欧洲如他记忆中那样打起来,让西方世界彻底的乱起来。这样,他才能浑水摸鱼,取得更大的利益。

    希-特勒在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得手之后,紧接着又把手伸向波兰,要波兰归还但泽市,提供享有治外法权的通往东普

第九十三章 欧战爆发(下)-->>(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