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美好。
这里有适应各阶层的店面,小到摊铺,姬庆那个时空被城管满大街撵的流动饮食摊贩,中到小的饭馆、酒肆,大到豪华酒楼。
“丰乐楼”(原名“白矾楼”)、“潘楼”、“欣乐楼”(即“任店”)、“遇仙正店”、“中山正店”、“高阳正店”、“清风楼”、“长庆楼”、“八仙楼”、“班楼”、“张八家园宅正店”、“王家正店”、“李七家正店”、“仁和正店”、“会仙楼正店”“七十二户”,就是大型高级酒楼。
其中如著名的丰乐楼,“宣和间,更修三层相高,五楼相向,各有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珠帘绣额,灯烛晃耀。”
姬庆不说每个饮食店面都去,但是碰到了就不会放过,无论规模大小,他都尝了一个遍,体味了一遍,感受了深切。
两个字,迷醉啊。让姬庆有了这种感觉,但是无论哪一个他那个时空的所谓现代人过来,说出这二字,绝对不会有丢人之感。他们会认为值得,这一切是值得的。
除了供应饮食的店面,姬庆一路走过,还看到了姜行、纱行、牛行、马行、鱼行、米行、肉行、南猪行、北猪行、大货行、小货行、布行、邸店、堆垛场、瓦子、妓院、杂物铺、药铺、金银铺、彩帛铺、染店、珠子铺、香药铺、靴店等三十多“行”。他只走了一小半的城市,相信远远不止这些。但是,这已经足以看出宋代商业手工业的发达了。
汴梁城里夜里也是辉煌明亮的,各种店铺的夜市直至三更方尽,五更又重新开张;如果热闹去处,更是通晓不绝;而有的茶房每天五更点灯开张,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姬庆一身宋代士子的打扮,流连街头,夜晚的灯光下,留下了道道残影,街头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千年后,姬庆生活的城市,也难以感受到如此沉醉的夜,欢乐的夜。
天明,姬庆没有停下,继续绕着汴梁城的大街小巷,他要了解这个城市,感受这个城市,体味宋代的生活,他可以说沉醉进去了。暂时,还不想醒来。
酒楼之内也有佳人,姬庆就感受了一把温柔乡。不过,相对来说,还是专门的娱乐场所更加的职业些。去过了,出来后,姬庆感叹了一声,大宋的男人们太幸福了,后世什么天上人间,那都是垃圾啊。当然,姬庆也没有干什么坏事,只是被一群莺莺燕燕围着,听着曲儿,看着舞儿,喝着小酒、吃着美食罢了。不过,这已经值了。
此外,还有真正的表演场所,称之为瓦子,又称“勾栏”、“瓦肆”、“瓦舍”,以极其丰富的曲艺说唱杂技等表演为内容,在大宋,一种更为大众性的享乐消费异军突起。
第一百二十八章 汴梁街头-->>(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