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二十四章 卖女求活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攻。李纲组织开封军民坚守城池与金军展开激战,把攻城的金兵击退。完颜宗望见开封一时难以攻下,便施展“以和议佐攻战”的策略,宋钦宗原本就是一个畏敌如虎的昏君,便急忙派使者去金营议和。但李纲坚决反对同金军议和,宋钦宗便借故罢免李纲的行营使一职,废掉李纲主持的亲征御营司,藉以向金人表示议和的决心。

    宋钦宗此举激起了开封军民的强烈愤慨。太学生陈东等在宣德门上书,要求复用李纲,罢免主张和议的李邦彦、张邦昌等人,数万人不约而同来到皇宫之前,声援和支持陈东,要求宋钦宗接见,并砸碎登闻鼓,打死宦官几十人。宋钦宗不得已宣布再用李纲,为尚书右丞,让李纲主持京城四面的防御。这时宋朝各路二十万勤王大军已陆续赶到京畿。面对这种形势,完颜宗望知道以6万兵马孤军深入是难以攻下开封,于是在得到宋钦宗同意割让三镇后,于靖康元年,也就是公元1126年二月率军北还。

    金兵北还,河北一线的战局虽暂时平静,而河东的战事却继续紧张进行着,从靖康元年二月至七月,宋军曾三次动用四十万大军大规模敌驰援太原,均被金军击败,致使宋军主力耗折殆尽。靖康元年六月,宋钦宗因为厌恶李纲屡言备边之策,借入援太原之际,派他为河东、河北宣抚使,强行把他赶出朝廷。八月,李纲因入援太原失利,又被罢去两河宣抚使之职。没想到两个月后,金军再次南侵。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分东西两路进兵。这时宋将王禀坚守太原已达八个多月之久,因粮尽援绝,九月初三日被攻破。完颜宗翰乘胜南下,直逼黄河北岸的河阳,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孟县。完颜宗望的东路军也于十月初攻入河北重镇真定府,也就是今天的河北正定。

    金军的这次南侵已摆出了一举灭亡北宋的态势,然而宋钦宗却一心只想投降,在军事上并不做认真的准备,以致使两路金军未遇抵抗,便顺利向东京汴梁挺进。十一月金军东西两路大军会师开封城下,并展开强大攻势。由于开封城内兵力有限,士气不振,不久汴京就被攻破。

    虽然汴京城破,朝廷依然决意投降,但汴京军民不愿作亡国奴,抗敌情绪极具高涨,要求参战的人达三十万之众。金军见汴京军民已做好展开巷战的准备,不敢贸然进占全城。于是故伎重施,提出议和要求,向宋王朝索银要物。然而至此危在旦夕之时,宋钦宗仍不能醒悟,他派宰相何栗去金营乞和,完颜宗翰和宗望却要宋钦宗亲自到金营商议割地赔款之事,宋钦宗不得已亲自进了金营求降,献上降表,并秉承金人的意旨,下令各路勤王兵停止向开封进发,对自发组织起来准备抵抗的民众进行镇压,然后金军大肆搜括宋朝宫廷内外的府库,以及官、民户的金银钱帛。当时正是严冬季节,大雪纷飞,被掳掠一空的汴京军民遭受饥寒无情的袭击,冻死、饿死的人不计其数。宋钦宗的投降政策,使汴京军民遭受无以复加的灾难。

    从靖康元年(1126)十一月金兵第二次包围京城到靖康二年四月张邦昌伪政权建立前,宋徽宗、宋钦宗及北宋官员一直幻想不惜任何代价、通过斡旋方式保留政权。

    靖康二年正月二十二日,双方达成协议,该协议规定:(金国)准免道宗(宋徽宗)北行,以太子康王、宰相等六人为质,应宋宫廷器物充贡;准免割河(黄河)以南地及汴京,以帝姬(公主)两人,宗姬、族姬各四人,宫女二

第一百二十四章 卖女求活日-->>(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