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卷 历史拐点之九一八 第九十五章 风景这边独好(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个手术,也得到大点儿的城市去。而且,不安全的很,因为此时还没有特效消炎药,死亡率还是很高的。

    姬庆手里一堆医疗方面的技术和产品,在国家大力完善医疗体系的时候,自然要拿出来了。各种超时代的药品、疫苗等等,纷纷的出现。

    当然,考虑到保密的因素,这些药品、针剂,都做了严格的控制和记录。并且在患者在的时候,直接使用,而不允许带走。

    这里面的价值太大了,这些控制手段,也是尽力保证不被西方国家获得。国家之间,面对利益的时候,一切伪善的面具都会摘掉。

    姬庆那个时空,老百姓是害怕得病的,有些农村,得病的老人往往自杀了事,事实就是这么残酷。

    这里,姬庆自然不想杯具继续,所以,新的医疗体系,则是要保证所有国人的医疗健康问题。做到有病可医,治病没负担,健康有保障。

    花费虽然多些,但是良心上,姬庆绝对过得去。再说了,钱这个东西,如何比得上国人的健康。想到他那个时空,为了经济,为了纸币,牺牲人们健康、牺牲环境、牺牲资源,就让姬庆很是无语。到底哪个才是祖国?!难道非得养着老美,尽所谓的国际责任援欧去?!

    北平,作为联合政府的所在地,并没有多大的改变。

    因为古城区,依旧完好的保留着,并且按照明代时候的样子恢复古代的风格。日后,这里只会是一个古都,一个历史古迹。

    政府机构所在地,都搬到了郊区,可以说,最开始联合政府建立的时候,完全是在民房里办公的。对此,众位官员也不好有意见,因为姬庆也是同样的办公环境。

    之后,国家一系列建设的时候,政府机构的建筑排到了最后。直到34年底的时候,在北平古城南边的郊区,盖起了一座卫星城,算是新政府的集体办公地点,当然家属区也会在内。

    至于各国领事馆,也处于周边区域,算是做了整体的搬迁。日后北平城,完全是做古城,真正的复古。

    北平城内的百姓,也会在以后的日子逐渐搬迁出来。新的居住地,已经建筑完毕,也位于北平古城郊区,同样会以卫星城的模式出现。

    日后所有的城市规划,只会是一个个的卫星城,巨型城市比如姬庆那个时空过千万的人口城市,姬庆是不打算让它出现了。

    一是不好管理,过千万的人堆在一块儿,复杂程度可想而知。二是交通问题,这个姬庆可是身有体会。不说公交如何,但是他那个时空坐地铁,走个对角线,也要两个小时,太坑爹了。三是健康问题,绿地无法保证,空气质量糟糕,过千万人扎堆儿,健康好得了才怪。

    

第二卷 历史拐点之九一八 第九十五章 风景这边独好(下)-->>(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