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卷 历史拐点之九一八 第六十一章 改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很多国外银行不满意,不过姬庆赶走日本人的余威正盛,大家也不敢过多得罪。

    不过,虽然东北不流通其它银行的纸币了,但是姬庆还在不断造着各国的纸币。当然,这些不是在国内花的,而是通过国外的潜伏人员,以及姬庆成立的商团对外购买各种物资。至于通货膨胀的问题,只要不波及到国内就好。

    之后,就是土地政策了。东三省这个时候的大地主还是非常多的,很多一部分都是满清时代的贵族,即使张大帅活着的时候,也没有解决这些问题。

    姬庆不想用暴力的方式平摊土地,所以他采取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十年内强取豪夺土地的大地主,必须退还耕地,情节严重的追究责任。没有这些恶劣行径的大地主,日后土地税赋采取累积制度,10亩地以下税率很低,每多出10亩税率增加,超过百亩,基本上扣除赋税后,盈利反而没有100亩多了,土地越多,损失越大。而且无论土地上是否耕种,都必须交税。

    如此政策下,那些几千亩、万亩、甚至几十万亩的大地主,只有卖掉土地,或者让出土地,才能避免更大的损失。不过,一般人家就是购买,也绝对不会超过百亩,所以,很多土地最后只能卖给政府,而政府会把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人耕种,购买费用只需十年分段儿还清即可。

    这样做,就相当经历了一次土地的再分配,使得更多的百姓获得了土地。

    当然,这样做产生的影响太大,不过姬庆携着赶走日本人的铁血暴戾之气,那些地主即使不满意,也没有办法。就是通过士绅的影响,也是不成。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姬庆在这一个月内,已经撤了很多不合格的官员了,这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因为官员可是基础,即使不满意,但是也不会大动干戈的。但是,姬庆没有一点儿照顾旧人的意思,不行的扯掉,有问题的追究,空下的位置很快派了新的官员,对于政策的实施、民众的管理一点儿都没有影响。

    随着对于官员的制度的调整,加上姬庆派出的各类人手,东北的官场肃然一片,风气大好。现在别说贪污受贿了,就是尸位素餐,过不了多久,考核不过,那也会被拿下去。不干了,好,姬庆这儿有的是人可以替代。

    东三省的各种变化,最为高兴的当属东三省的百姓们了。首先,官员们廉洁高效了,

第二卷 历史拐点之九一八 第六十一章 改革-->>(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