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气风发的笑容。
他从袖中伸出已经枯瘦苍老的手掌,去接了一片落雪。
“是你们来接我了么……”
萧何深深叩首,紧闭的双眸终于流下了两行滚烫热泪。
九声钟响,帝薨。
……
【公元前195年,秦代帝刘邦薨于咸阳宫城。】
关于他在秦始皇嬴政死后,接管大秦帝国十五年,死前将王朝还政于秦二世扶苏的事,在后世时常引起争论。
秦皇嬴政和代帝刘邦的故事,早不知被人编了多少个版本传颂,而由他二人联手缔造的大秦盛世序章,永远是历史学家们绕不开的第一课。
“老师,请问为什么刘邦明明才是大秦的第二位皇帝,但扶苏却被称为秦二世呢?”
某历史课堂上,一个学生举手好奇的发出疑问。
握着书本的老师顿了一下,笑着回答了他。
“因为代帝刘邦临死前留下了遗诏,他不愿意被史书记载为大秦的帝王,只说自己是秦代帝,即代替秦始皇嬴政暂管帝国之意。”
学生咂舌不已。
“原来秦代帝刘邦竟然是个如此忠诚正直的人……”
老师便又摇了摇头,反驳了他。
“不,如果仅仅因为这件事就将忠诚正直的标签贴给秦代帝刘邦,那才是最大的历史谬误,事实上,从各方留下的史料中判断,代帝刘邦出身草莽,行事手段狠辣,喜怒不定,不论是对妃妾还是子嗣都非常淡薄,在他死前,甚至差点让他的第四子刘恒,即后来的秦三世为他殉葬……”
在学生们瞬间被勾起的兴致中,老师侃侃而谈。
每一个王朝的初年,似乎都奠定了一部分该王朝的底色。
正如大唐初年由玄武门继承制开启,大宋初年的太宗皇帝输的那场仗。
而大秦的初年,因为嬴政和刘邦这两位接连登场又同样精彩绝伦的帝王同样奠定了一部分王朝底色。
大秦的皇位并不全部都纯粹是由嬴姓继承,譬如秦三世刘恒至秦五世刘彻,刘姓皇帝曾一度大权在握,将大秦帝国的版图扩张到了一个恐怖的范畴。
嬴政、刘邦、扶苏、刘恒、刘启、刘彻……接连六代或文或武的明君,延续了大秦六世余烈,铸就了一个极为煌煌的帝国!!
尽管在那之后,大秦不可避免的开始走下坡路,但大秦王朝留给后世的烙印永远不会抹消。
时至今日,大秦的政法仍然半容半包的流淌在家国治理体系中,人们仍然以‘秦人’自居。
这样一个精彩的帝国,自然引起无数对历史感兴趣的人前赴后继,每一个人在研究到刘邦这个人时,都会忍不住琢磨他到底在想什么。
他的许多手段在当时或许叫人想不通,但是在他死前将皇位还给扶苏的那一刻,一切都说得通了!!
自打他上位起,他竟然就已经一步步的开始给扶苏铺路了!!
他甚至为此纵容李斯勾结扶苏造反,设局引诱自己亲封的异姓王‘谋反’,好给最后清算他们埋下必死之局!
何等心计,何等狡诈,这样一个人,为何会在大权在握之后,又如此轻易的还政给先帝之子呢?
就算他当时干脆的谋朝篡位,改国号,又有谁能奈何的了他呢?
课堂上,老师伴随着下课铃声把课本一合,意犹未尽的暂时停下了叙说。
“……关于秦代帝和秦始皇之间最初的相识相遇,以及他们是如何结下的这份足以令代帝刘邦以后半余生为其守帝国的这份感情的,大家感兴趣的可以课下继续讨论。”
“下课!”
校园里第一次升起哀嚎遍天恳求着老师再拖会儿堂的叫声。
听入迷了的学生们自然不甘心就了解到这里为止,当即在课下放弃了玩耍,疯狂搜寻秦初这段历史。
后世的网友们自然不出所料,早早的就在各大视频网站上发了一轮癫了。
学生们颤抖着手点进那些播放量数千万的视频里,面色空白的被彻底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嬴政X刘邦】政邦SZd!!
【政邦手书·春情雪】已摔死在这个坑里,勿扰
【政·斯】今天就是把我打死,我也要呻吟着为政斯发声!!
【刘邦X萧何】我们邦子也有自己的痴情男二(狗头)
……
——你死之后,这场盛世我代你送他。
(刘季后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