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一点,若谁认为我说的有理,还请诸位不要再反对!”
    群臣皆露出不可思议的目光。
    他们仿佛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魏征!
    两人的言行、外观、神态是何其相似。
    话语虽不激烈,可处处给人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感觉。
    “叔玉,别说老夫欺负你。”
    就在这时,孔颖达踏出一步。
    谁都没想到,第一个发难的会是儒家,而且还是魏征的好友。
    孔颖达对着李世民一躬身,才看向魏叔玉:“民以食为天,你就先回答一下,如果百姓都去行商了,这全天下的地,该由谁去种!”
    魏叔玉略一沉吟,低头看了看笏板。
    群臣也不催促。
    因为魏叔玉的结局已经注定,这个议案绝对不会通过!
    “孔祭酒。”
    魏叔玉作揖。
    上任国子监祭酒由于骚操作被罢免,孔颖达成功升任成了祭酒。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能否先问你几个问题?”魏叔玉不紧不慢的说道。
    “可以。”
    “敢问大唐现在亩产几斗?”
    “平均的话5-7斗。”
    “再敢问大唐一个人每月要吃几斗粮食?”
    “大约2-3斗左右。”
    “也就是说一个成年人一年差不多吃3石左右是不是?”(10斗=1石)
    孔颖达点了点头。
    “那么问题来了,大唐采用均田制,一个成年男子,能分得的田地足有100亩,一年产量600-800斗,也就是60-80石,好算点我就给他算成60石吧。”
    “也就是说,一个成年男子,一年差不多能种出20个人的口粮。”
    孔颖达手指不断掐动,好似在计算魏叔玉说的话是否属实。
    片刻后露出了震惊的脸色。
    农忙时或许会找人帮忙,但那也绝花费不了多少口粮。
    “事实证明,大唐的地是不缺百姓种的!”
    “反之,朝廷重农轻商的政策,可能会导致大唐每20个人里面,就有19个闲赋在家!”
    “那么多人都在家闲着,大唐的经济又如何能上去?”
    “大唐的经济上不去,国库又如何充实?”
    群臣开始窃窃私语。
    
第153章 对战孔颖达-->>(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