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以江山社稷为重。”
    “难道您觉得太子能当好一个皇帝?”
    “还是说陛下要学晋武帝?”
    “于谦你放肆!”听到这话,朱瞻基拍着桌子直接站了起来,怒视着于谦。
    晋武帝就是司马炎,他的儿子就是说出那句“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司马衷。
    司马衷是个傻子,登基之后就沦为了傀儡。
    任由皇后贾南风专政,导致八王之乱开始。
    于谦拿这个例子说,就等于是指着朱瞻基的鼻子骂他。
    就算朱瞻基的脾气再好,也会愤怒。
    “请陛下改立太子!”于谦就像是没有看到朱瞻基的愤怒,躬身又道。
    看到于谦这个样子,朱瞻基拿起桌上的奏疏等物直接朝着于谦扔去。
    当拿起砚台要扔时,朱瞻基一下子就顿住了。
    这玩意儿弄不好是能砸死人的。
    于是他往偏扔了一下,砸在了于谦的身旁。
    他是很愤怒,但还没有失去理智。
    于谦是大才,可以收拾他,教训他,但绝不能杀。
    师叔祖的叮嘱他还是记着的。
    于谦就这样保持躬身的姿态,一动不动。
    哪怕朱瞻基拿东西砸他,也是一样。
    他是一定要劝说朱瞻基“回心转意”的。
    太子遭难的时候他并不在京师,加上朱瞻基封锁消息,所以他并不清楚太子的遭遇。
    回到京师后,他就遵从朱瞻基的旨意,教太子和两个皇子读书。
    一开始于谦是非常开心的,因为这是朱瞻基对他的重视和信任,以及对他品性和学问的肯定。
    可现实却是给了他一个沉重的打击。
    太子智力低下,他教了一两年,别说读书了,连一段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甚至常常会忘记人。
    他尝试了很多办法,可太子还是那样。
    他很绝望!
    这样的一个孩子,能担得起大明储君之位吗?
    江山社稷,若是交到他的手中,绝对是一场灾难。
    所以,他才会屡次三番的劝朱瞻基改立太子。
    诚然,教了一两年的太子,对这个痴傻,却不坏的太子他心里是喜欢的,但他却不能感情用事。
    他的立场始终很坚定,江山社稷高过一切。
    他是大明朝的官,吃的是百姓缴纳的赋税,自然要为大明江山,大明的百姓考虑。
    朱瞻基也知道,于谦和其他文官不一样,没有私心,此举也是为大明考虑。
    但他却不能答应于谦。
    改不改立太子,什么时候由臣子决定了?
    这个头不能开。
    还有,祖制是立嫡立长。
    最重要的是,他很清楚,很多人都想借助于谦这个愣头青来试探自己。
    
第82章 于谦你放肆-->>(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