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件,是师姐成亲前,赶时间给我做的。”
    “这么多年,我怎么把它们忘了呢?”
    “我怎么能把它们忘了呢?”
    男人的崩溃往往就在一瞬间。
    杨轩的坚强,在这一刻,荡然无存。
    这两件衣服,一件代表着初识,一件代表着生离。
    师姐临走之前给他做的最后一件衣服,便代表着死别。
    初识,生离,死别!
    原来,一切,冥冥中,早就已经注定了。
    杨轩猛然间明白过来。
    他悔啊,为什么要明白的这么迟?
    “师姐啊……”
    杨轩嚎啕大哭,蜷缩在安庆的怀中,哭的像个孩子。
    安庆也哭了,她想到了最宠自己的太子哥哥,母后,父皇。
    这一刻,她与杨轩共情!
    ……
    师姐徐妙云给杨轩做的三件衣服,被他用一个新的箱子收藏了起来。
    这件事,是他和安庆一起做的。
    完事儿后,他一个人来到书房静坐。
    书房的墙上,不知什么时候多出了两幅画像。
    一男一女。
    男的精神威武,显然是老胡年轻时的样子。
    女的笑容亲切,正是徐妙云年轻时的模样。
    杨轩的目光在一幅幅画像上扫过,最后停留在老师徐达的画像上。
    “老师,徒儿想您了!”
    …
    次日,杨轩就准备了一些香烛纸钱,还有酒肉,和安庆说了一声后,便一个人上了钟山。
    在这上面,埋葬着他的亲人。
    他先去的是老师徐达的陵前,告诉老师师姐也走了,希望老师在那边能好好照顾师姐。
    离开前,他给老师留下了一只烧鹅和一坛酒。
    然后,他去看了老朱和马皇后。
    他和马皇后相处的时间不算多,但其人格魅力,却深深折服了杨轩。
    毕竟,当初那些连死都不怕的骄兵悍将,最佩服的便是这个平凡的女子。
    接着,杨轩又去看了看朱标和蓝玉。
    给他们烧了点纸,又陪着他们喝了点酒。
    同时也说了很多话。
    最后,就是来到老胡和玉儿的墓前。
    跟他们说了说虎子,小虎他们的情况。
    此时,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杨轩从地上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土。
    “今儿时间也不早了,就到这里吧!”
    “以后,我再来看你们。”
    “走了啊!”
    ……
    历史的洪流依然在滚滚向前,无论是谁都阻止不了。
    如今,大明国力昌盛,百业兴旺,一片盛世之景。
    顺天城修建完成,运河也早已疏通,京城至顺天的直道也已修建完成。
    新政在南北已推行开来,百姓的负担减轻。
    新的作物也正在推广中。
    国家财政收入提升,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可是朝堂上,朱棣却忽然宣布了一项决定。
    迁都!
    而这,自然遭到了百官的强烈反对。
    因为朱棣打算定为都城的地方,不在南方,而是北方的顺天。
    和富饶的金陵相比,顺天说是苦寒之地也不为过。
    而且朝堂大多官员出身南方,他们的家族,资产,人际关系等都在南方。
    迁都,意味着一切他们都需要重新开始。
    所以不管从哪方面来讲,他们都是不愿意迁都的。
    而同意迁都的人很少,基本上都是当初朱棣起家时的班底。
    此刻,御书房。
    “朕没有想到,朕的好太子,竟然带头反对迁都。”
    “朕为什么要迁都,你难道就看不明白吗?”
    “啊?”
    朱棣叉着腰,在朱高炽的面前来回踱步。
    他很生气,非常生气!
    朱高炽就老老实实的跪在地上,低着头,一言不发,无声的抗议着。
    朱棣说了半天,口干舌燥,看到好大儿还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顿时大骂道:“你以为你不说话,就能让朕改变主意?”
    “你以为你不说话,朕就迁不了都了?”
    “父皇!”朱高炽忽然开口。
    随即他抬起头,看着朱棣的眼睛。
    “定都金陵,是皇爷爷立国之时就定下的。”
    “若是就此迁都,那我们要如何跟皇爷爷交代啊!”
    “况且,我大明定都金陵已有数十年,天下人都习惯了金陵作为京师。”
    
第197章 初识,生离,死别-->>(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