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
    “自是愿意。”
    “我等深受朝廷恩养,若有机会报效朝廷,自当奋勇当先。”
    “况且,我等身为太祖子嗣,有责任为大明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诸王说道,表明自己的忠心。
    听到这话,朱棣满意的点了点头。
    随后又说起了此次蜀地的叛乱。
    “前不久的蜀地叛乱,相信你等也都听说过。”
    “虽是白莲教蓄谋已久,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那就是宗室的待遇,过于优厚了。”
    “而在新政推行的过程中,诸王名下的土地,并没有纳入其中。”
    “这也给了白莲教鼓动百姓的理由。”
    “诸王就藩的时间也不短了,名下都有大量的土地,时至今日,依然有人在兼并土地。”
    “你们可知,你们名下每多一分的土地,朝廷就要少收一分土地的税。”
    “如此下去,朝廷能收到的税,越来越少。”
    “前些日子,朕去了鸡鸣寺一趟,和姚少师说起了这个问题。”
    “他跟朕算了一笔账。”
    “宗室的数量会越来越多,需要的花费也会越来越多。”
    “而朝廷的税收,因为土地兼并,会越来越少。”
    “用不了多少年,就会出现大明一年的税收都养不起宗室的局面。”
    “那时,便是我大明亡国之时。”
    朱棣说的很平淡,但听在诸王的耳中,却是犹如晴天霹雳。
    “朕推行新政,就是为了缓解土地兼并的问题。”
    “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
    “朕苦思冥想,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姚少师提议,可以适当的改一改宗室的制度。”
    “朕也很为难啊,这毕竟是太祖定下的规矩。”
    “可一想到大明以后会面临的问题,朕不得不当一回恶人。”
    “为了大明千秋之计,也只能苦一苦宗室了。”
    “诸位若想骂朕,那就骂吧,朕不会说什么的。”
    “以后去了地下,朕也会亲自跟太祖解释。”
    “要杀要剐,朕一力承担。”
    至此,朱棣图穷匕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