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快,从重,从严。
    短短三天时间,诏狱就已经塞满了人,甚至刑部大牢,都入住了不少新的客人。
    御书房。
    小老三正在跟朱棣汇报情况。
    “父皇,纪纲的同党大多已抓捕归案,剩下的已差人前去抓捕,不日即可押解入京。”
    “嗯。”朱棣淡淡的回应了一声。
    “即日起,你把锦衣卫好好整顿一下,朕不希望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朱棣别有深意地看着小老三说道。
    “是,父皇。”
    小老三恭声道。
    他知道,皇帝老爹这是在敲打自己。
    锦衣卫中也有他安插的自己人,这一切皇帝老爹都清楚。
    “嗯,下去吧!”
    “儿臣告退!”
    小老三退出御书房后,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
    皇帝老爹的血脉压制本就厉害,更何况这几天他心情差,小老三在面对老爹时,承受的压力就更大了。
    走出皇宫,小老三径直向着锦衣卫衙门走去。
    他表情阴沉,显然心情也不好。
    ……
    此次朱棣以雷霆之势,迅速镇压了纪纲这个反贼。
    大半朝臣被牵连,成了所谓的纪纲同党。
    不过真正的同党,肯定没有这么多。
    多抓的,基本上都是想要阻止朱棣推行摊丁入亩以及火耗归公之人。
    毕竟这两项政策,极大地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他们反抗,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不过通过这个案子,文武百官也是清楚了朱棣的态度。
    没人再觉得自己的脑袋够硬,想要跟朱棣的刀子碰一碰。
    而这么多的官员下狱,朝政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好在翰林院有不少储备官员,以及朱棣又下旨从国子监选拔一批学子,填补空缺。
    当初老朱血洗朝堂的时候也是这么干的,早上刚杀了一批官员。
    下午就从国子监选拔学子填补了空缺。
    可谓是无缝衔接。
    还有太子朱高炽,自身能力不俗,带领内阁处理朝政,除了处理政务的效率有所降低之外,其他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而戒严了三天的京城,也在这时解除了警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