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旨不遵啊!”
    “你说是吧?”
    杨轩笑呵呵道。
    朱棣一阵无语,又朝着王忠吩咐道:“去让御膳房再准备一些膳食,多弄点。”
    “是。”
    想到杨轩离京四个月,吃不到京城的美食,朱棣也没再计较。
    便让杨轩吃着,自己开口道:“今日朝会上,我已经让夏原吉去安排清丈天下田亩,重新制作鱼鳞册了。”
    “江浙两省,还有湖广和四/川,这四个省是重点。”
    “明年夏收之前,春耕之后,我就打算施行摊丁入亩,以及火耗归公之策。”
    “折子你看了没有,有没有什么补充的?”
    “没有,现在这样就可以了。”
    杨轩摇摇头,继续吃着朱棣的膳食。
    对于朱棣的安排,他也没有其他建议。
    江浙两省,气候适宜,粮食产量也高,有鱼米之乡之美誉。
    湖广省,也是产粮大省。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湖广熟,天下足!
    足见湖广的粮食产量之高。
    而四/川被誉为天府之国,又有都江堰这一矗立了一千多年的水利工程。
    粮食产量极高,对大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你准备好让谁来干这事儿了吗?这可是个得罪人的事,一般人可干不来。”杨轩抬起头,看着朱棣,道。
    哪料朱棣没有回答,而是直勾勾的看着杨轩。
    杨轩顿时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不是吧,你不会打算让我来干吧?”
    听到这话,朱棣笑着点了点头,其意不言而喻。
    “***”
    杨轩感觉宫里的膳食也没那么好吃了。
    “你都说了,一般人干不了这事儿,其他人我也不放心。”
    “铁铉虽然也是个不错的人选,但他毕竟是个读书人,走的也是正道,对于地方上的阴谋诡计,明枪暗箭,不擅长应对。”
    “这些年他巡视地方,得罪的人太多了,要不是我让锦衣卫暗中保护,恐怕他现在,坟头草都三丈高了。”
    “想来想去,也只有你最合适。”
    朱棣一脸认真。
    “哦,我听明白了,我走的不是
第104章 朱棣:咱俩谁跟谁啊!-->>(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