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普通人来说,用一次,就能让改变后的皮肤状态保持半个月左右,但杨轩必须天天用才可以。
    不然没两天,他就恢复过来了。
    这个秘方,也补上了杨轩最大的短板,能让他和正常人一样“变老”。
    在知道秘方的作用之后,杨轩不止一次的怀疑,道衍是不是看出了自己的秘密。
    那个时候两人才第一次见面啊。
    太玄学了。
    好在,后面道衍也没有暴露出什么。
    对于几人的到来,老和尚道衍没有一点意外。
    他给朱棣和杨轩倒上了一杯茶,然后面带微笑的看向朱棣。
    “陛下此番前来,是因为封赏功臣之事吗?”
    “什么都瞒不过你这个老和尚。”朱棣笑骂。
    老和尚的杀伤力太大,朱棣也只有把他放在自己眼皮底下才能放心。
    “如何封赏,该封赏些什么,我现在很为难。”
    “想让你帮我出出主意。”
    杨轩在一旁听着,没一会儿就感到无聊。
    和两人打了个招呼,便带着小朱瞻基出去瞎转悠。
    鸡鸣寺的旁边就是城墙,杨轩带着小朱瞻基爬上城墙,身后还跟着几个锦衣卫,主要是保护皇长孙。
    城墙上的砖石,可都是刻有制作人,出厂日期的,为的就是以后出了问题方便追责。
    以至于明代的工程质量极好,几百年后都能看到砖头上的小字。
    爬上城墙,再往前走个一百多米,就能看到玄武湖了。
    这两个后世比较有名的景点,也就隔了一座城墙。
    而站在城墙上,还能看到远处的钟山(紫金山)。
    山顶旁,不时飘过几朵云。
    微风从玄武湖面而来,吹散了空气中的燥热。
    让人心情也跟着好了不少。
    杨轩闭上眼睛,用心感受着。
    不过小朱瞻基却急了。
    他太小了,还没有墙垛高。
    “师叔祖,师叔祖!”
    他抱着杨轩的大腿,昂起头,焦急地喊着。
    “你这小家伙,也想看啊?”
    “那就来吧!”杨轩低头看着小朱瞻基,笑了笑。
    然后将其抱了起来,放在自己肩膀上。
    玄武湖的湖面上,有着不少战船,岸边还有军营。
    这是水师的训练基地。
    洪武朝主要敌人在北方草原,水师的作用降低,逐渐没落。
    朱棣登基之后,重新训练水师。
    听说是在为出海做准备。
    不得不承认,朱棣看的很长远。
    他杨轩再怎么不了解历史,也知道未来是海洋霸权时代。
    海外遍地是黄金。
    想到此处,他指着湖面正在训练的水师,对小朱瞻基道:“瞻基啊,看到那些水师将士没有?”
    “看到了。”小朱瞻基脆生生的回答。
    “师叔祖告诉你啊,咱们大明的未来,在他们身上。”杨轩缓缓道,像极了诱惑小孩的坏人。
    “啊?这是为什么?”小朱瞻基不解。
    “因为海外有无数的财富啊!”杨轩笑道。
    “可是,大明也很富有啊!”小朱瞻基道,他身边的人就是这么告诉他的。
    “没关系,你只要记住师叔祖的话,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杨轩道。
    孩子还小,说多了没啥用,只要在他心里埋下一颗种子就行了。
    “好吧!”
    随后两人便在城墙上转悠起来,直到朱棣让人来找他们。
    告别了道衍,朱棣和他们便打道回府。
    看样子,封赏靖难功臣的事,已经商量好了。
    六月。
    奉天殿。
    朝会。
    文武百官都知道今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所以国事商量的也很快。
    朱棣先是发表了一番演讲,感谢了靖难之役中大家的付出。
    然后便让太子朱高炽站出来宣读圣旨。
    首先就是大将张玉,授为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封英国公(为了后面张辅继承这个爵位),赐铁券,食禄三千石,子孙世袭。
    然后是大将丘福,授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淇国公,赐铁券,食禄两千五百石,子孙世袭。
    接着是大将朱能,授为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左军都督府右都督,封成国公,获赐铁券,食禄二千二百石,子孙世袭。
    
第14章 朱老四封赏功臣,名人竟在我身边-->>(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