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想去边关看看,想好好了解一下将士们的生活。
    对此,老朱无有不允。
    好大儿有这样的想法,老朱开心还来不及呢。
    反正这大明江山,最后都要传给好大儿的。
    老朱给朱标准备了不少东西,用来赏赐边关将士。
    如此,十余天后,朱标离开了京城。
    名义是代天子巡边。
    由于这是朱标主动提起的,所以朝堂上下,对朱标的吹捧,那真的引经据典,接连不绝。
    就差直接说朱标是一代圣明之君了。
    对此,老朱倒是很开心。
    在他的心里,朱标越得人心,他就越开心。
    ……
    朱标来到边关的时候已经是三月下旬了。
    他带的东西有些多,影响了速度。
    经过北平的时候,他只休整了一天时间,顺便看了看几个侄子侄女。
    山海关,军营。
    杨轩见到了风尘仆仆的朱标。
    “臣杨轩参见太子殿下!”
    “免礼!”
    “谢殿下!”
    戍边的日子,杨轩的形象相比在京城的时候,有些邋遢,皮肤也粗糙了不少。
    看着此时的杨轩,朱标的心里感慨万千。
    又看了看周遭的将士,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毅与杀气。
    这都是大明的精锐。
    朱标宣读了老朱的旨意,表达了对他们的关心。
    将士们心中一阵感动。
    只要陛下还记得他们,那他们吃的那些苦,都值了。
    接下来,徐达和杨轩陪同朱标登上边关长城,对守在这里的将士,进行了慰问。
    并将从京城带来的东西,赏赐了下去。
    朱标能感受到将士们誓死守边的决心,以及对大明的忠诚。
    在这个过程中,朱标也发现了杨轩建议他来巡边的用意。
    有些东西,在京城看不到,从奏折中也感受不到。
    夜,朱标将杨轩叫到营帐中。
    “杨轩,多亏了你的提议,此次巡边,我的收获很多。”
    朱标认真说道。
    “只要殿下记得这些将士,陛下也记得这些将士,那一切都值了。”
    
第47章 洪武十五年,巡边,噩耗-->>(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