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青云叮嘱道:“项目开工后,要定期检查,不能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情况。”
…………
下午四点,调研的最后一站是市生态环境局。
局长带着众人来到监控中心,巨大的屏幕上显示着京州各区域的空气质量数据,红色的“轻度污染”区域主要集中在老工业区。
“老工业区的污染治理进展怎么样?”
沈青云指着屏幕问道。
生态环境局局长谢方华叹了口气:“主要是几家化工企业,虽然已经完成了脱硫脱硝改造,但排放还是不稳定,尤其是在冬季供暖期,污染指数容易超标。我们已经对这几家企业下达了整改通知,但他们整改的积极性不高。”
“为什么不高?是成本问题,还是态度问题?”
沈青云毫不客气的问道。
“两者都有,整改需要投入资金,企业担心影响生产;而且这几家企业是老国企,背后有一定的关系,我们的执法力度也受到了一些阻力。”
谢方华的声音压得很低,眼神里带着无奈。
他们手里面是没有执法权的,也正因为如此,很多时候都拿人家没办法。
沈青云的脸色沉了下来:“环保执法没有特殊企业,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只要违反了环保法规,就必须整改,整改不到位的,该停产就停产。”
他转头对林达康,严肃的说道:“林书记,你要亲自督办这件事,下周我要看到这几家企业的整改方案,一个月内必须完成整改。”
林达康连忙点头:“我明天就去企业现场督办,绝不姑息。”
离开生态环境局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京州的街道上亮起了路灯,昏黄的光线照亮了行人们匆匆的脚步。
沈青云坐在车里,看着窗外的夜景,心里却在梳理着一天的调研收获:政务服务的“数据壁垒”、公安的“监控盲区”、发改委的“产业短板”、生态环境局的“执法阻力”,这些问题看似零散,却都指向了汉东治理的核心,干部作风和部门协同。
晚上六点,京州
第2749章 沈青云的想法-->>(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