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37章 无用的努力(第二更,求订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和美国的产品,这就是苏联的工艺路线——仿制。”

    齐怀君提到“仿制”时,特意加重了语气,然后他接着说道:

    “花了大价钱做研发的是我们,坐享其成山寨别人产品的苏联,按照投入产出比来讲,我们血亏苏联血赚啊,为什么偏偏是我们笑到了现在,而苏联却越来越落后呢?

    很简单,因为苏联人忽略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恍然大悟似的姚书远,用力的一拍手,说道:

    “李氏定律!”

    “对,就是李氏定律,虽然并非自然科学定律,它一定程度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阁下提出这一定律的时候,认为“晶体管密度每年一番”,也就是12个月,实际上,更准确的时间是平均8个月!”

    齐怀君加重了一下语气,然后继续说道:

    “去年10月27日,天堂电子推出了奔腾处理器,假设俄国间谍在当天采购到它,并且在一周内,把它送回国,面对其优异的性能,俄国人自然会选择仿制,小小一块芯片还怕复制不来吗?俄国人是胸有成竹,然后他们需要磨掉表层,然后用相机拍下芯片线路、构造,然后再制版,仿制,测试……等到这一切完成的时候,已经过去多长时间了?”

    他的反问让实验室里的空气一下子沉寂下来,他们都是芯片工程师,仿制虽然是坐享其成,但并不是说,拿到产品就能仿制出来,它需要时间——这个时间可能是几个月,或者更长时间。

    “四个月?五个月?六个月?还是一年?等到苏联仿制出奔腾处理器的时候,天堂电子可能已经搞出了新一代的奔腾处理器,正准备投入市场了。”

    喝了一口茶,齐怀君看着陷入沉默中的同事们,用轻蔑的语气说道:

    “小小的芯片,仿制它并不困难,但李氏定律的面前,苏联人的坐享其成不仅没有加快他们的发展,甚至还拖累了他的发展,甚至会越仿制越落后,因为李氏定律现在仅仅只有8个月。

    集成电路不是过去的工业时代的钢铁机器,仿制之后可以使用20年,甚至30年代,集成电路的发展速度之快,是人类工业史上从不曾有过的速度,这种速度,注定了一个结果——越仿制越落后,因为仿制的速度跟不上创新的速度!”

    这正是集成电路最大的特点,别说是8个月了,就是18个月,仿制者也会陷入“越仿制越落后”的局面,因为仿制一款芯片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这样的追赶是永远追赶不上的,到最后会被远远的甩在身后。

    而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就是在远远的落后于时代之后,被彻底的淘汰!

    “所以……”

    看了一眼那些苏联军用雷达和电子系统处理器的照片,齐怀君用轻飘飘的语气说道:

    “坐享其成……这个世界上压根就没有这样的好事,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些处理器,不过只是俄国人为他们坐享其成付出的代价而已。”

    端起茶杯,看着若有所思的同事们,他继续说道:

    “所以,这没有什么奇怪的,说实话,在看到其中5微米的处理器时,我都觉得……他们已经很努力了。”

    可努力又有什么用呢?

    (1)此处引用的是真实数据,根据苏联解体后公布的资料,苏联70%的芯片生产设备是从西方以代理公司等方式“走私”获得,其中有一部分是窃取。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