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这样成规模的大型客机群,还是第一次亲眼见到,那种视觉上的冲击,让所有人都一时说不出话来。
局长推开车门,脚步有些急促地走向停机坪边缘。他望着眼前一架架庞大的客机,眉头微微蹙起,始终没有说话,只是双手背在身后,目光缓缓扫过每一架飞机——从机身的流畅线条,到起落架的坚固结构,再到尾翼上精致的涂装,每一个细节都透着工业制造的精密与强大。
良久,他才转头看向身边陪同的罗文·本森,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三十多年吧?”
愣了一下,一时没反应过来的罗文·本森下意识反问:
“局长先生,您说什么?”
“我是说你们公司,”
局长抬手,指尖指向停机坪上的飞机,问道:
“从成立到现在,也就三十多年吧?”
“44年11月动工,是婆罗洲建设的第一批大型工厂,四六年完工投产,到现在三十一年!”
这才明白过来的罗文·本森,脸上立刻露出骄傲的神色,语气带着几分自豪:
“其实我们从筹备到正式投产,只用了一年零八个月!而且投产后两个月,就顺利交付了第一架螺旋桨飞机。
后来阁下访问英国时,确定了BMW与罗罗公司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合作,引进了“康威”涡扇发动机,那是世界上第一台涡扇发动机,有了它才有了后来的白天鹅。
当时717在英王葬礼时出现时,震惊了整个世界!也正是从那时起,我们的飞机就走向了世界。”
他顿了顿,指着停机坪上的喷气式客机,继续说道:
“从第一款喷气客机首飞成功,到现在,我们已经累计交付了超过4100架喷气客机,客户遍布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您现在看到的这些,只是最近一个月要交付的订单,大概有二十多架,都是两年前的订单,对,我们订单排期需要34个月……”
在如数家珍的说出这一切的时候,本森压根儿就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话语给眼前的这些客人带来了多么大的冲击。
在这一瞬间,这些具体的数字直接了当的冲击着所有人的认知。
4100架大型喷气式客机这意味着什么?
仅仅只是这个数量就超过了国内生产的所有喷气式飞机数量。
这样的差距,是他们过去想都不敢想的。
“一年零八个月投产,两个月交付首架飞机,累计交付4100多架喷气客机……”
局长低声重复着这几个数字,嘴唇无意识的抿了一下。他想起国内的航空制造业,从建国初期开始摸索,到现在虽然能生产小型客机,可大型喷气式客机的研发还停留在图纸阶段,更别说大规模量产交付了。
三十多年的差距,就这样直接的摆在眼前,让他心里既震撼,又带着一丝紧迫感。
老张走到局长身边,看着眼前的飞机,语气里满是羡慕: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真没有想到,居然差距居然这么大,算起来,咱们的飞机制造也不比他们晚多少,可是……哎,差的远啊。”
局长没有接话,只是目光重新落回那些飞机上。他突然想起之前在社区看到的医疗保险、救护直升机,又看看眼前的飞机制造实力,心里突然有了一个念头——或许这次考察,不仅仅是为了签署航线协议、选择合适的飞机,更重要的是,要看到差距,找到追赶的方向。
“本森先生,”
局长转头看向身边的人,语气变得郑重,说道:
“能不能带我们去生产车间看看?我们想了解一下这些飞机的制造过程。”
罗文·本森笑着点头:
“当然可以,这边请,我们的生产设备是目前行业内最先进的,采用了自动化装配技术,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精度。”
一行人跟在罗文·本森等人身后,朝着生产车间的方向走去。局长走在前面,此时他的脚步比来时更沉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