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81章 真正的同胞之谊(第三更,求订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道:

    “局长,您的担忧很有道理。当然,要是从长远规划,您可以逐步引进更大型、更先进的飞机,但前提是得先完善机场设施。

    否则,飞机再先进,没合适的机场承接,也只能停在机库里。

    c717能作为现阶段主力机型,先解决航空服务覆盖和普及的问题,后续再稳步升级,这才是符合发展规律的做法。”

    会议室里一时安静下来,众人都在思索李明捷这番话。局长靠在椅背上,目光落在窗外停机坪上的飞机,心中有了盘算——或许,c717真能成为国内航空业发展的重要助力,先让更多人“飞起来”,再谈飞得更远、更高。

    但是它也太落后了一些。

    毕竟都是20多年前的老飞机了,上级领导肯定不会同意引进这种老飞机的。

    既然要引进,肯定是要引进更先进的了,想了一下他就问道:

    “为什么不推荐727呢?它的性能不是比717很好,而且也更先进,不是吗?”

    显然他们是做好功课的,727是717的改进型号,717采用尾吊布局的原因除了减重和简化设计,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要求,就是确保机身离地高度够低,这样才能在小机场使用——小机场显然不会有什么廊桥,因此客舱和货舱门的高度最好离地面足够低,这样飞机必要时自己带个梯子就能乘降乘客,地勤装卸行李和货物也不用费什么劲。

    而翼吊发动机的707显然做不到,至少以当时的想法来看做不到——机翼下面和地面中间还要隔个发动机,这机身离地高度怎么可能低得下来?所以需要廊桥之类的设备登机。

    但是717的最大问题是——尾部发动机距离地面高。不方便地勤维护。

    所以从机场的角度来说,717虽然适应性很强,但是对地勤却不友好。

    于是727也就应运而生了,707的机身之所以离地高,是因为发动机是通过挂架吊挂在机翼下的;发动机需要吊架吊挂,一来是因为要避开机翼附面层和其他扰流干扰,二来是因为要贴近地面方便地勤修。

    于是,工程师就直接把发动机装在机翼下面,同时让发动机贴着机翼下表面安装然后从机翼前面伸出来,最先接触自由来流的就是发动机进气道自己了,也就消除了附面层干扰。

    虽然707,717和727有了极高的通用度,有50-60%左右的零件通用性。但是,作为一款10年前试飞的飞机,它无疑更先进,至少在理论上是如此。

    “他不适合你们,尾吊双发能离地高度小不仅仅是因为机翼下面不需要垫个发动机,也是因为发动机放在机尾不容易吃地面上的灰。

    727采用了翼下安装发动机设计之后,这个问题就回来了,虽然工程师专门设计了供土跑道和砂石跑道使用的选装件,以便在条件很差的机场降落,但是,选装……是要额外花钱的,所以,综合考虑还是717更适合你们。”

    话都已经说到这份儿上了,他们一行人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李明捷并不清楚,他只是出于道义上的原则帮助对方做出更好的选择,至于对方是否接受,那就不是他所能决定的了。不过现在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把航线开起来。

    当然并不仅仅只是航线,还有职员的雇佣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他们需要雇佣一些当地职员,而这是之前谈判中最大的问题——外国公司雇佣他们的人,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所以在谈判的时候,这个问题甚至需要逐级上报,最后由高层拍板才总算是取得了突破。

    只不过,李明捷并不知道的是,哪怕是获得了雇佣员工的许可,有些事情也没有他想象的那么顺利。

    但无论如何,总算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实,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如此。

    航线也好、飞机也罢,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接触的开始。

    只要有了阳光,即便是最坚固的冰山也有消融的一天。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