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75章 现代化冲击波(第三更,求订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隐身性能。机身的延长和翼展的加宽,使得翼载减小,空气动力性能得到了极大改善。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F3战斗机截然不同的于普通的三代战斗机,它从设计时就考虑到了最大程度的减少雷达反射面积,甚至考虑到了隐身。

    而这也正是它与普通战斗机最大的不同之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他是领先于F15半代的战斗机,对此,外界当然是一无所知的。

    甚至,那怕就是南洋航空工业公司也不会刻意强调这一点,就像它的涂漆中含有吸收雷达辐射的材料一样,这种涂料仅仅只用于SEA海空军装备的战机,至于出口型并不采用这种设计,这也是内外有别,当然,得益于其某些设计上的优化,使得它的雷达反射面积甚至小于F16战斗机。

    “几位先生对F-3感兴趣吗?”

    一个穿着深蓝色西装的南洋航空工业公司职员走过来,脸上带着礼貌的微笑。他刚才注意到这三个东方军人的异样,毕竟在满场西装革履的代表里,这身草绿色军装实在显眼。

    虽然明知道F3战斗机只会对盟友出售,但是他还是主动走了过来。

    张潮站起身,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静:

    “我们想了解一下它的性能。”

    职员笑着递过一份更详细的手册,在向他们介绍着更加详细的一些性能数据后,又特意介绍了它的航程:

    “……在携带3枚副油箱的情况下续航里程可达3700公里,经过空中加油之后航程可达5200公里,如果仅仅只靠机内燃油,作战半径大约800公里,足够覆盖大部分近海防御任务。”

    机内燃油都有800公里作战半径!

    张建军心里咯噔一下。他们现在装备的七爷,最大作战半径才600公里,还得挂满副油箱;而眼前这架战斗机,不用副油箱就能飞到800公里外,还能带着12吨弹药!

    他想起出发前,部队里还在传“六爷万岁”“双三零近战无敌”的口号,想起训练时反复强调的“空中拼刺刀精神”——可在这里,他看到的是能打几十公里外目标的中程空空导弹,是能自动锁定的近距格斗导弹,是载弹量超过轰炸机的战斗机。

    看着这架战斗机,一名军官的眼神里满是茫然:“这么远的距离,怎么瞄准啊?”

    职员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解释:

    “靠雷达和导弹的导引头,飞行员在座舱里就能锁定目标,不用肉眼看到敌机。”

    “不用看到?”

    赵成东脱口而出,他想起自己驾驶六爷时,必须飞到肉眼能看清敌机机翼的距离,才能开炮。

    “是的,这是超视距作战,早在恢复自由军事行动期间,我国空军就使用了这一战术……”

    职员还在介绍着F-3的航电系统、复合材料使用率,可张建军已经听不太清了。他抬头看向远处的F-15,又回头看看眼前的F-3,再想想国内那些老旧的战机,一股巨大的落差感像潮水般涌来。原来他们和世界的差距,不是几架飞机、几枚导弹的距离,而是一整个时代的断层——别人已经在玩“超视距作战”“多用途打击”,他们还在抱着“拼刺刀”的信念,守着那些几十年前的老伙计。

    “走吧。”张潮突然开口,声音有些沙哑。他把宣传单迭好,塞进了手中提着的黑色公文包——这张纸,比任何报告都更能说明问题。赵成东和其它人这时也回过神,恋恋不舍地最后看了一眼F-3,转身跟着他离开。阳光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停机坪的水泥地上。

    不远处,F-15的展台依旧热闹,有人在欢呼,有人在争论。

    可这三个穿着军装的军人,却再也没凑过去。他们手中黑色的手指包里,装着厚厚一迭宣传单,这些宣传单就是证明。

    时代差距的证明,

    此刻他们的心情重得像一块铅,压在心里。

    酒店房间里,军装被整齐迭放在床尾,他们都换上了

第2275章 现代化冲击波(第三更,求订阅)-->>(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